《蝶恋花 其三 丁巳春词》

时间: 2025-01-04 11:36:11

二月阳和风始动。

渐有轻雷,檐角声微送。

花底蛰泥眠蠮螉。

沈沈惊起回生梦。

坐抚韶华愁万种。

哑尽啼莺,苦恨春聪壅。

压碎芳魂花睡重。

痴心冷化冰蚕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阳和风始动。渐有轻雷,檐角声微送。花底蛰泥眠蠮螉。沈沈惊起回生梦。坐抚韶华愁万种。哑尽啼莺,苦恨春聪壅。压碎芳魂花睡重。痴心冷化冰蚕蛹。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阳光和风开始变得温暖,渐渐有轻微的雷声在檐角传来。花下的泥土里,蛰伏的小虫在沉沉入睡,惊醒了回春的梦。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我满怀愁苦,无法诉说。啼叫的黄莺也因春天的短暂而哑口无言,令人痛恨的是春天的聪慧被压抑。花魂被重压,难以安然入眠。痴心的思念冷却成了冰封的蚕蛹。

注释:

  • 阳和:春天阳光温暖和煦的气候。
  • 轻雷:春天的雷声,表示春天的气息。
  • 蛰泥:指冬眠的虫子在泥土中。
  • 回生梦:指期盼春天的复苏之梦。
  • 韶华:美好的时光。
  • 芳魂:指花的灵魂,象征美好和情感。
  • 冰蚕蛹:象征被压抑的心思,暗指情感的冻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树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怀、咏物见长,常表现出对春天的感怀与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丁巳年春季,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诗中却透出一丝愁苦,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三 丁巳春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雷声,唤醒了沉睡的生物,然而,这样的美好却被诗人的忧伤所掩盖。诗人坐在春光之中,感受到无尽的愁苦,仿佛春天的美好更加突显了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花魂和蚕蛹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花魂的压抑意味着春天的生命力被抑制,而痴心的冷却则暗示着对感情的无可奈何。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同时,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悲切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阳和风始动:二月春天的阳光和风开始变得温暖,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2. 渐有轻雷,檐角声微送:春天渐渐传来的雷声,像是春天的信使。
  3. 花底蛰泥眠蠮螉:在花下,沉睡的小虫在泥土里蛰伏,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4. 沈沈惊起回生梦:沉沉的梦境被春天的气息惊醒,暗示着希望的复苏。
  5. 坐抚韶华愁万种:坐在春天的美好中,心中却充满了各种愁苦。
  6. 哑尽啼莺,苦恨春聪壅:黄莺因春天的短暂而哑口无言,显示了对春天的无奈。
  7. 压碎芳魂花睡重:花魂被重压,难以安眠,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被阻碍。
  8. 痴心冷化冰蚕蛹:痴情的心思冷却成了冰封的状态,暗示对感情的无可奈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雷声比拟,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拟人:花魂与黄莺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如“韶华愁万种”和“哑尽啼莺”,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现了生命的复苏与内心的愁苦,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诗人传达了对短暂生命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光: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蛰泥:沉睡与复苏的象征。
  • 黄莺:春天的使者,代表美好的事物。
  • 花魂:象征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哪个季节的到来?

    • A. 冬季
    • B. 春季
    • C. 夏季
    • D. 秋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痴心冷化__”。

  3. 判断题:诗中的黄莺因春天的到来而欢快歌唱。(对/错)

答案:

  1. B
  2. 冰蚕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宋之问的《春夜洛城闻笛》

诗词对比:

  • 比较徐树铮与李清照在春天主题上的处理,徐的愁苦与李的柔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显无奈,后者更显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