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时间: 2025-01-17 09:27: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作者:张九龄 〔唐代〕
君子体清尚,归处有兼资。
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
卜居旧何所,休浣尝来兹。
岑寂罕人至,幽深获我思。
松涧聆遗风,兰林览馀滋。
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
明德有自来,奕世皆秉彝。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
我心希硕人,逮此问元龟。
怊怅既怀远,沉吟亦省私。
已云宠禄过,况在华发衰。
轩盖有迷复,丘壑无磷缁。
感物重所怀,何但止足斯。
白话文翻译
君子身体清洁高尚,归处应有丰富的资源。
虽然经济日益繁荣,但我从未忘记隐居的时光。
曾经的居所在哪里呢?如今我在这里休息洗涤心灵。
这里宁静少人到访,幽深的环境让我思绪万千。
在松涧静听微风,漫步兰林欣赏余香。
往昔的事情已经成为记忆,但道理仍可以追寻。
留下财富给后代,创作诗歌留名于世。
明德的传承自有来源,历代都应秉承。
怎能与磻溪的老者相比,周太师的崛起又何足道。
我心向往伟人,今在此地询问元龟。
怅然若失既怀念远方,沉吟中也省悟自身。
已经说过荣宠已逝,更何况面临衰老的华发。
华丽的车盖再迷惑,也比不上丘壑的清幽。
感物之情重于心怀,何止于此处停留。
注释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清尚:清白高尚。
- 兼资:丰富的资源。
- 幽栖:指隐居生活。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岑寂:宁静、清幽。
- 松涧、兰林:自然景观,象征清幽。
- 道存犹可追:道理依然可以追寻。
- 明德:明亮的德行。
- 磻溪老:指隐士。
- 周太师:周朝的名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曾任宰相,因德才兼备受到重用,诗风清新高雅,擅长描写自然和抒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九龄晚年,回顾往事,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心态。在社会动荡和个人仕途的反思下,诗人通过游览旧居,触发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的“君子体清尚”体现了诗人对品德的追求,紧接着的“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则反映了他对繁华与隐逸的抉择。诗中描绘的松涧、兰林等自然景象,既是对美好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在感慨往事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后世的期望,希望留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精神财富。最后几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尽管荣宠已逝,但心灵的追求和思考仍然在继续。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中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子体清尚:强调诗人的品德。
- 归处有兼资:希望隐居处有所依托。
- 虽然经济日:即便世事繁华,内心仍有宁静。
- 卜居旧何所: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岑寂罕人至:描绘环境的宁静。
- 幽深获我思:深邃的环境引发思考。
- 松涧聆遗风:倾听自然的声音。
- 兰林览馀滋:欣赏自然的美丽。
- 往事诚已矣:往昔已逝。
- 道存犹可追:道理仍然可以追寻。
- 遗子后黄金:希望留下财富给后代。
- 作歌先紫芝:以诗歌留名。
- 明德有自来:德行自有传承。
- 奕世皆秉彝:希望世世代代都能传承。
- 岂与磻溪老:不愿与隐士相比。
- 崛起周太师:周代名臣的崛起。
- 我心希硕人:心中向往伟大的人。
- 逮此问元龟:在此询问智慧。
- 怊怅既怀远:惆怅之情。
- 沉吟亦省私:沉思中反省自我。
- 已云宠禄过:已然感慨荣华已逝。
- 况在华发衰:更何况已衰老。
- 轩盖有迷复:华丽的车盖再迷惑。
- 丘壑无磷缁:自然的清幽更值得追求。
- 感物重所怀:对事物的感悟重于心怀。
- 何但止足斯:何止于此的思考。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后世的寄托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子:象征高洁的品德。
- 松涧、兰林:自然的象征,代表宁静与自然之美。
- 黄金、紫芝:象征物质与精神财富。
- 元龟:智慧的象征,指代老者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君子”指的是: A. 品德高尚的人
B. 隐士
C. 富人
答案:A -
“岑寂罕人至”描绘的是: A. 热闹的场景
B. 宁静少人到访的环境
C. 繁华的街道
答案:B -
诗人希望留下的财富是: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财富
C. 文化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张九龄的《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隐居的主题,但张九龄更强调对往事的回忆和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宁静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