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

时间: 2025-01-17 10:10:36

双壁相参万木深,马前猿鸟亦难寻。

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

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

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 文同 〔宋代〕

双壁相参万木深,马前猿鸟亦难寻。 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 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 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

白话文翻译

两旁峭壁相映,万木深邃,马前连猿鸟也难以寻觅。 云彩飘渺,断鸿的意绪难以捉摸,风声萧萧,行客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山峦如同画屏,随着峡谷的形态起伏,水流如同衣带,在岩石的阴影中蜿蜒。 一生来来往往,究竟成就了什么,不如倚着栏杆,拥鼻吟咏。

注释

  • 双壁相参:指两旁峭壁相对,形成深邃的峡谷。
  • 万木深:形容树木茂密,深邃。
  • 云容杳杳:形容云彩飘渺,难以捉摸。
  • 断鸿意:比喻离散的思绪或情感。
  • 风色萧萧:形容风声萧瑟。
  • 行客心:指行人的心情。
  • 山若画屏:比喻山峦如同画屏一般美丽。
  • 水如衣带:比喻水流如同衣带一般蜿蜒。
  • 钩栏:指栏杆。
  • 拥鼻吟:指低声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四川梓州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过朝天岭时的即兴之作。朝天岭位于四川,地势险峻,景色壮丽。文同在旅途中经过此地,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朝天岭的险峻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峭壁、深林、云彩、风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深、萧瑟的氛围。诗中“双壁相参万木深”一句,既展现了峡谷的深邃,又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云容杳杳断鸿意,风色萧萧行客心”则通过云彩和风声的变化,表达了行客内心的起伏和思绪的飘渺。后两句“山若画屏随峡势,水如衣带转岩阴”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水的美丽和变幻,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最后一句“生平来往成何事,且倚钩栏拥鼻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壁相参万木深:描绘了两旁峭壁相对,树木茂密的深邃峡谷。
  2. 马前猿鸟亦难寻:形容峡谷深邃,连猿鸟也难以寻觅,增加了旅途的艰辛感。
  3. 云容杳杳断鸿意:通过云彩的飘渺,比喻离散的思绪或情感。
  4. 风色萧萧行客心:风声萧瑟,行客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5. 山若画屏随峡势:比喻山峦如同画屏一般美丽,随着峡谷的形态起伏。
  6. 水如衣带转岩阴:比喻水流如同衣带一般蜿蜒,在岩石的阴影中流动。
  7. 生平来往成何事:反思一生来来往往,究竟成就了什么。
  8. 且倚钩栏拥鼻吟:不如倚着栏杆,低声吟咏,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若画屏”、“水如衣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水的美丽。
  • 拟人:如“云容杳杳断鸿意”,赋予云彩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双壁相参万木深”与“马前猿鸟亦难寻”,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朝天岭的险峻景色,表达了行客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通过对人生的反思,传达了一种在自然中寻找慰藉和思考人生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壁:峭壁,象征险峻。
  • 万木:茂密的树木,象征深邃。
  • 云容:飘渺的云彩,象征思绪的飘渺。
  • 风色:萧瑟的风声,象征心情的起伏。
  • :画屏般的山峦,象征美丽。
  • :衣带般的水流,象征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壁相参万木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平原 B. 峡谷 C. 森林 D. 山脉

  2. “云容杳杳断鸿意”中的“断鸿意”比喻什么? A. 离散的思绪 B. 飞翔的鸟 C. 飘渺的云 D. 萧瑟的风

  3. 诗中“山若画屏随峡势”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居的宁静与美丽,与文同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
  • 杜甫《望岳》:表达对泰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文同的诗歌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文同《依韵和图南五首·过朝天岭》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多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人生的思考,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展现了山居的宁静与美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文同诗集》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