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

时间: 2024-12-29 18:25:41

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

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

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

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
作者: 韩维 〔宋代〕

远俗长归塞,中原不见兵。
礼文兴废绝,刑典蹈宽平。
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
新宫表仁号,尧德恐难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平时代的景象,但在远方的边塞依然有习俗的延续,象征着战争的远去。中原大地上没有了兵戈之声,礼仪与文化的兴衰已经绝迹,法律也愈加宽松和公正。然而,历史的悲伤如同三危山的颜色一样惨淡,万国的哀伤交织在一起。新建的宫殿试图彰显仁德的伟业,但尧舜之德恐怕难以与之相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远俗:指遥远的地方的习俗。
  • :边塞,边疆地区。
  • 中原:指中国的中部地区,通常指华北一带。
  • 礼文:指礼仪和文化。
  • 兴废:兴起和衰亡。
  • 刑典:法律典章。
  • 惨动:悲惨的情感波动。
  • 三危:三危山,古代传说中的名山,象征高远。
  • 哀缠:哀伤缠绕。
  • 新宫:新建的宫殿。
  • 仁号:仁德的号召或名号。
  • 尧德:尧帝的德行。

典故解析:

  • 尧德: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以仁德著称,是后世帝王的楷模。
  • 三危山:古代著名的山脉,象征着高远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的感慨与对历史的思考,风格清新而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仁宗皇帝去世之际,表现了对皇帝仁德统治的追忆与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人们对礼法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仁宗皇帝挽歌三首 其一》通过对远方与中原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和平的希冀。开篇“远俗长归塞”,暗示了古老习俗伴随战争的消逝,而“中原不见兵”则表现出皇帝治下的安宁。诗人在礼文与刑典的兴废中,反映了对社会法理的深刻思考。随着“惨动三危色,哀缠万国情”,诗人情感愈发凝重,历史的不幸似乎如影随形,无法摆脱。“新宫表仁号”的结尾,虽有赞美仁宗的意图,却也流露出对其德行无法与古代圣君尧舜相提并论的惋惜。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人心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俗长归塞:遥远的习俗回归边塞,暗示历史的延续。
  • 中原不见兵:中原地区没有兵戈之声,表明和平的状态。
  • 礼文兴废绝:礼仪与文化的兴衰,反映社会的变化。
  • 刑典蹈宽平:法律的宽松与公正,暗示治国理政的理念。
  • 惨动三危色:历史的悲伤如三危山般深沉,表现出沉重的情感。
  • 哀缠万国情:各国的哀伤交织,体现出广泛的社会关怀。
  • 新宫表仁号:新建的宫殿表彰仁德,反映出对皇帝的追忆。
  • 尧德恐难名:尧帝的德行难以与仁宗相提并论,流露出惋惜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远俗”与“中原”、“兴废”与“蹈宽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三危色”比作历史的悲伤,形象而深刻。
  • 排比:在描述社会状态时,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通过追悼仁宗皇帝,表达对历史兴衰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心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塞: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 中原:代表了国家的核心与安宁。
  • 三危:高耸的山象征历史的沉重与哀伤。
  • 新宫:象征着对仁德的追求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战争的胜利
    • B. 对仁宗皇帝的追悼
    • C. 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2. “中原不见兵”指的是:

    • A. 战争频繁
    • B. 和平的状态
    • C. 边境的安宁
  3. “新宫表仁号”中的“新宫”指的是:

    • A. 新的战场
    • B. 新建的宫殿
    • C. 新的法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例如杜甫的《春望》也表达了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通过对比两首诗作,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的不同情感与表达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