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时间: 2025-01-14 07:44:32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作者:王维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龙池春禊活动,新的宫殿中洋溢着欢愉的气氛。明君乘着华丽的凤辇,太子从龙楼出发。诗人写下赋诗的情景,酒杯如同洛水般流淌。金人捧着宝剑,画舫在水中往来。苑中树木映衬着宫阙,天池的水面映照着皇帝的冕旒。圣旨在云端飘舞,征兆满载着整个皇城。

注释

  • 春禊:古代春天的祭祀活动,通常在春天的三月三日举行。
  • 凤辇:古代皇帝的车驾,象征权威和尊贵。
  • 龙楼:指太子的居住之处,象征着王权的延续。
  • 洛水:古代著名的河流,象征着流畅与美好。
  • 金人:指捧剑的侍卫,象征武力和保护。
  • 苑树:指园中的树木,象征着富饶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著称,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王荆公”的一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的龙池春禊活动之际,诗人受皇帝之命作诗,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氛围和王室的庄重与欢快。

诗歌鉴赏

王维的《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是一首描写春天节庆活动的诗。诗中展现了明君的威仪与太子的青春活力,融合了自然景色与王室的庄严气氛。开篇“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以简短的语句勾勒出春天的美好和新宫的喜庆,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明君的凤辇和太子的龙楼相继登场,突显了王室的尊贵与荣耀。

诗中用“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描绘了春禊活动中的欢庆场景,诗人借用“洛水”比喻酒水的流淌,生动且富有意境。后面几句通过金人捧剑、画鹢回舟等意象,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节日氛围,既有王朝的威仪,又有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政者的赞美,展现了王维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 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祭祀活动和新宫的欢快气氛。
  2.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 明君乘坐华贵的凤辇,太子从高处的龙楼出发,体现出王室的威严。
  3.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 描述了诗人在活动中赋诗的场景,酒杯如同洛水般流淌,寓意欢快。
  4.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 金人捧剑象征武力,画舫在水中游弋,形成热闹的场景。
  5.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 描绘苑中树木与宫阙的映衬,天池水面照耀着皇帝的冕旒,象征着尊贵。
  6.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 结尾提到圣旨在云端飘舞,预示着四方的祥瑞降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杯如洛水流”,将酒水流淌比作洛水,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凤辇”“龙楼”“金人”等意象,构建出王权的宏伟与庄严。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节庆活动,表现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与王室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意象分析

  • 凤辇:象征权力和尊贵。
  • 龙楼:太子的居所,象征未来的希望与延续。
  • 洛水:象征流畅的生活和美好的酒宴。
  • 金人:象征保护和力量。
  • 苑树:寓意生机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凤辇”象征什么? a) 自然
    b) 权威与尊贵
    c) 战争

  2. “杯如洛水流”中的“洛水”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条河流
    c) 一种酒

  3. 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个人情感
    b) 春天的节庆与王室的庄严
    c) 自然景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杜甫《春望》:王维侧重于节庆的欢快与王室的庄严,而杜甫则更注重国家的忧愁与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王维诗词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