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江陵临沙驿楼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江天清更愁,
风柳入江楼。
雁惜楚山晚,
蝉知秦树秋。
凄凉多独醉,
零落半同游。
岂复平生意,
苍然兰杜洲。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晰的江天上,愁绪更加浓重,
风中柳枝飘拂,映入江边的楼阁。
大雁在楚山的傍晚感到怅惘,
蝉鸣在秦树下预示着秋天的来临。
我在这凄凉的环境中独自酩酊,
孤零零的身影中,只有一半的朋友作伴。
曾经的理想和快乐,
如今只剩下苍茫的兰杜洲。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天:江面与天空,表示江边的景色。
- 更愁:更加愁苦。
- 风柳:被风吹动的柳树,象征柔弱与惆怅。
- 雁惜:大雁在傍晚时分,感到依依不舍。
- 蝉知:蝉在秋季鸣叫,预示着季节的变迁。
- 凄凉:悲伤孤独的情感。
- 独醉:独自一人喝醉酒。
- 苍然:苍茫的样子,形容环境的萧条。
典故解析:
- 楚山:指楚地的山,象征着离愁别绪。
- 秦树:指秦地的树木,映衬出秋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乔,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闻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江陵的临沙驿楼,诗人在游历途中,面对大自然的变迁和生活的无常,感受到深沉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题江陵临沙驿楼》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的开头“江天清更愁”直接将情感引入,清澈的江水和明朗的天空并不能掩盖心中的愁苦,反而更显得孤独。接着用“风柳入江楼”的意象,把环境的柔和与诗人的忧伤形成强烈对比,柳树在风中摇曳,似乎也在诉说着离愁别绪。
接下来的“雁惜楚山晚,蝉知秦树秋”,通过大雁和蝉的鸣叫,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感受到晚秋的惆怅,仿佛在呼应着自己的内心。接下来的“凄凉多独醉”,则直接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出来,面对这种凄凉,诗人选择了独自醉酒来麻醉自己。
最后两句“岂复平生意,苍然兰杜洲”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曾经的理想与快乐,如今都被苍茫的现实所淹没。这种无可奈何的情绪,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天清更愁:在清澈的江天之下,愁绪愈发浓重。
- 风柳入江楼:风中摇曳的柳树映入了江边的楼阁,营造出一种柔美却又伤感的氛围。
- 雁惜楚山晚:傍晚时分,大雁在楚山上飞翔,流露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 蝉知秦树秋:蝉鸣在秦地的树上,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季节变迁。
- 凄凉多独醉:在这凄凉的环境中,诗人选择独自醉酒,表达内心的孤独。
- 零落半同游:身边仅有一半的朋友陪伴,形成了孤独的对比。
- 岂复平生意:曾经的理想与快乐,似乎早已不复存在。
- 苍然兰杜洲:如今只剩下苍茫的兰杜洲,象征着诗人的失落与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天和愁苦相联,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 拟人:将雁和蝉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孤独、惆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天:象征着广阔的自然与内心的愁苦。
- 柳:柔美而又轻盈,象征着无奈与依恋。
- 雁、蝉:分别代表着离愁与季节的变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兰杜洲:象征着苍茫与无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天清更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愁苦
- C. 平静
-
“雁惜楚山晚”中的“雁”主要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愁
- C. 友情
-
诗中提到的“蝉”与什么季节相关?
- A. 春
- B. 夏
- C. 秋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司空曙的孤独与王维的田园诗意,前者多了几分凄凉,后者则多了几分宁静。
这两位诗人都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但情感基调的差异使得作品各具特色,前者更显伤感,后者则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