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玉津》
时间: 2025-01-19 21:26: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玉津
陆游 〔宋代〕
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颿过玉津。
蜀苑莺花初破梦,巴山风月又关身。
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
莫倚诸公容此老,西曹那许吐车茵。
白话文翻译
在玻璃江上送走了残春,叠鼓声催促着我经过玉津。
蜀地的花鸟刚刚破梦而醒,巴山的风月又让我心系故乡。
幅巾久别已忘了朝帻,短剑只思念隐居于市井的尘世。
不要依赖于朋友来宽容我这老人,西曹那里又怎能让我奢谈荣华?
注释
- 玻璃江:指清澈如玻璃的江水,这里用以描绘春天的美景。
- 叠鼓:指鼓声的重叠,形容鼓声不断,催促之意。
- 蜀苑:指四川的园林,富有春意的地方。
-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常与思乡情绪相联系。
- 幅巾:古代士人常用的头巾。
- 朝帻:早晨佩戴的头巾,象征年轻时的朝气。
- 短剑:象征勇气和地位,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西曹:指官场或权力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晚年时对时局感到失望,转而追求隐逸生活,同时也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舟过玉津》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通过江水和风月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怀及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作品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舟过玉津》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诗,诗人通过江水、山川和花鸟描绘出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然而在这美景之中,却隐含着深深的忧愁与思念。诗的开头用“玻璃江”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伴随着叠鼓声,仿佛在催促着诗人离开,送走春天。此时,诗人正值晚年,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无奈与惋惜。
在“蜀苑莺花初破梦,巴山风月又关身”中,诗人将蜀地的春色与巴山的风月相结合,展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中,诗人以物喻情,幅巾和朝帻象征着年轻时的朝气与风华,而短剑则寓意着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一转折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陆游心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逃避。
最后两句“莫倚诸公容此老,西曹那许吐车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赖与对官场的失望,强调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这种情感的交织与变化,使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玻璃江上送残春:用“玻璃”形容江水的清澈,寓意春天的结束。
- 叠鼓催颿过玉津:鼓声频频,仿佛在催促诗人离去,表现出急迫感。
- 蜀苑莺花初破梦:蜀地的莺鸟和花草,刚刚从梦中苏醒,暗示春意正浓。
- 巴山风月又关身:巴山的风景又与诗人的身心感受紧密相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幅巾久别忘朝帻:久别的幅巾让他忘记了年轻时的朝气,表现出岁月的沧桑。
- 短剑惟思隐市尘:短剑象征着隐士生活和对世俗的向往,表达对平凡生活的追求。
- 莫倚诸公容此老:劝自己不要依赖他人来宽容自己的老去,反映出孤独感。
- 西曹那许吐车茵:对官场的失望,表明他不再期待世俗的荣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玻璃江”比喻江水的清澈,富有视觉美感。
- 对仗:如“幅巾久别”与“短剑惟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幅巾和短剑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送别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春天:代表希望与生机,然而在诗中却是离别的象征。
- 花鸟:象征青春与美好,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
- 巴山:代表故乡与归属感,强化思乡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陆游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提到的“蜀苑”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四川
- B. 江苏
- C. 广东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 A. 对朋友的依赖
- B. 对官场的失望
- C. 对家庭的思念
答案
- B. 宋代
- A. 四川
- B. 对官场的失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游《舟过玉津》与杜甫《春望》: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但陆游更注重个人内心的隐逸追求,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兴亡与个人的责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