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
烟柳风蒲冉冉斜。
小窗不用著帘遮。
载将山影转湾沙。
略断时分岸色,
蜻蜓立处过汀花。
此情此水共天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湖面,烟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小窗前不需要帘子遮挡,山的影子在水面上轻轻摇曳,随着船只的行驶而转动。岸边的颜色略显淡淡,蜻蜓静静地停在水边的花上。这种情景、这种水面,仿佛与天涯相连。
注释:
- 烟柳:烟雾缭绕的柳树,形容柳树的朦胧美。
- 风蒲:蒲草在风中摇动,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冉冉:形容轻柔缓慢的样子。
- 载将:载着、带着。
- 山影:山的倒影。
- 略断时分岸色:岸边的景色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模糊。
- 蜻蜓:一种昆虫,常见于水边,象征轻灵与美丽。
- 汀花:水边的小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德馨,号延川,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词作清新、高雅而广受欢迎。他的词风多样,既有婉约之美,也有豪放之气。毛滂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泛舟的时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们常常借游览山水来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词作,整首词充满了清新的气息。开头的“烟柳风蒲冉冉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柔和的自然环境中,柳树与蒲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小窗不用著帘遮”,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致的喜爱和珍视,窗前的景色美得无需遮挡。
“载将山影转湾沙”一句,将山的倒影与水面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意境。随着船只的移动,山影也随之变化,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流动。“略断时分岸色”则通过对岸边色彩的形容,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似乎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无情。
最后的“蜻蜓立处过汀花”,描绘了蜻蜓驻足于花边的细腻场景,生动而优雅,令整个画面更显生动。结尾的“此情此水共天涯”,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呈现出一种开阔的胸怀与无限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柳风蒲冉冉斜:描绘了烟雾缭绕的柳树和在风中轻轻摇曳的蒲草,展现了自然的柔美。
- 小窗不用著帘遮:小窗前的美景无需帘子遮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
- 载将山影转湾沙:山的影子随着船只的行驶而转动,营造出一种动感和变化。
- 略断时分岸色:岸边的颜色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象征时间的无情。
- 蜻蜓立处过汀花:蜻蜓停在水边的花上,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细腻。
- 此情此水共天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象征着一种广阔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使景色更具人情味。
- 对仗:如“烟柳风蒲”,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柳:象征柔美与宁静。
- 风蒲:代表自然的生动与活力。
- 蜻蜓:象征轻盈与美好。
- 山影:象征时间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这首词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色?
A. 荒凉的山地
B. 宁静的湖面
C. 热闹的市集
D. 狂风暴雨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蜻蜓”停在水边的__上。
答案:花 -
判断题: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悲观态度。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毛滂的词更为清新淡雅,而李清照的词则带有更多的情感波动。毛滂的笔触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通过景象传达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