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参政折赠黄香梅与八咏俱至用韵以谢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入眼风光似世情,金裳玉质转分明。
额黄十二谁分似,疑是仙人成智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眼前的风光与世间情感相似,金色的衣裳和玉质的仪表愈加显得分明。那额头上的黄花有十二瓣,谁能与之相比?我怀疑这是一位仙女,才会有如此智慧和美丽。
注释:
- 入眼:映入眼帘,看到的意思。
- 风光:景色,这里指代自然的美。
- 世情:人间的情感与世事。
- 金裳玉质:指华丽的服饰和优雅的外表。
- 额黄:指额头上盛开的黄花。
- 十二:指花瓣数量,象征美丽。
- 智琼:智慧与美丽并存的女子,琼指美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65-1119),字德明,号卧云,北宋诗人,以擅长诗词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魏了翁赠送给黄香梅的场合,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之美,展现了宋代士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美的欣赏与对友人的祝福。开头两句通过“风光”和“世情”的对比,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情相互映照的思考。金色的衣裳和玉质的仪表不仅是对美的描绘,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品德和气质的赞美。
第三句“额黄十二谁分似”,通过对黄花的描写,进一步引出了自然美与人之美的关系,诗人以“谁分似”来表达对美的渴望与向往,仿佛在说,世间的美丽是难以比拟的。最后一句“疑是仙人成智琼”,则将美与智慧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女性的期望,既有外在的美丽,又有内心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对友谊、自然与美的深情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入眼风光似世情:诗人首先引入自然景色,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
- 金裳玉质转分明:强调外在美的明朗,传达对友人卓越品质的称颂。
- 额黄十二谁分似:通过对花的细致描绘,表达出对美的追求与赞美。
- 疑是仙人成智琼:将美与智慧结合,展现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世情,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如“金裳玉质”,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将花与人类情感相联系,体现自然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美与人情美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光:象征自然的美好。
- 金裳玉质:象征华丽与优雅。
- 额黄:美丽的象征,传达出对女性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
“入眼风光似世情”中“入眼”可以理解为? A. 看到
B. 遇见
C. 喜欢
D. 忘记 -
诗中提到的“额黄十二”是指什么? A. 十二种花
B. 十二瓣的花
C. 十二个仙女
D. 十二个朋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晓》 孟浩然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感悟,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孟浩然的《春晓》:则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侧重自然的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