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钱塘江》
时间: 2025-01-04 09:53:0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渡钱塘江
作者: 徐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
阿香击鼓喧,地轴忽崩坼。
大令虬与龙,讋畏改窟宅。
千艘未敢前,长年面忧色。
水程八十里,动有千里隔。
飞橹更无常,身世难可测。
缚缆庙山脚,炊烟岸连碧。
天无砲车云,风响稍自激。
低回兀小篷,滉漾任所适。
青瑶沐金蟾,四向山绝迹。
仰面观斗柄,意可晓南北。
吴桥淮楚棹,尽为声利役。
天公悯我忧,江水平如席。
何年变平陆,险危免经历。
遥遥星火红,知近人家侧。
惊喜愧老妈,梦远鼻吹息。
白话文翻译:
怒潮从海门涌出,巨浪直冲天际。
阿香在岸边击鼓喧闹,地轴似乎也随之崩裂。
那些强大的虬龙,甚至都害怕改换栖息之地。
千艘船只不敢前行,长年面带忧愁的神情。
水程虽仅八十里,却仿佛隔了千里之遥。
船桨飞动,真是没有规律,身世也难以测度。
把缆绳拴在庙山脚,炊烟缭绕与碧水相连。
天上没有炮车的云,风声激荡稍稍回响。
在小船上低头徘徊,随意漂荡任由摆布。
青瑶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四周的山峦似乎都消失了。
仰望星斗,能够明了南北的方向。
吴桥和淮楚的船只,都是为声利而忙碌。
天公怜悯我的忧愁,江水平如席面。
何时才能变成平陆,免去此番险危的经历。
远处星火闪烁,知道近旁人家的位置。
惊喜中愧疚于老母亲,梦远之时鼻息微微。
注释:
- 阿香:可能是指船上的女子,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繁忙。
- 虬与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表示对自然的敬畏。
- 缚缆庙山脚:缚缆指将船只停靠,庙山则是岸边的一座山。
- 青瑶:可能指的是水面,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照,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文景观。
-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的壮阔景象,反映了诗人在航行过程中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渡钱塘江》是一首充满气势的诗作,通过描绘钱塘江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与思考。开篇便以“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引入,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象征着人无法掌控的自然力量。接着,诗人以“千艘未敢前,长年面忧色”表达了面对这种力量时的无奈与恐惧,这不仅仅是自然的浩大,更是人生的艰难。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橹更无常,身世难可测”,让人感受到人生的不可预测性。诗人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不忘反思自身的处境,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而“天公悯我忧,江水平如席”则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渴望与期待,尽管生活中有诸多困难,但仍希望能有平和的时光。
整首诗在风景描绘与情感表达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既有壮阔的自然描写,也有深刻的人生感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怒潮出海门:描绘了潮水从海口涌出的壮观场面。
- 巨浪贴天白:形象地展现了浪涛的高大与汹涌。
- 阿香击鼓喧:描绘了岸边生活的热闹场景。
- 地轴忽崩坼:强调了自然力量的惊人和突发性。
- 千艘未敢前:表现出船只因惧怕而不敢前行的情景。
- 长年面忧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忧虑。
- 水程八十里,动有千里隔:表现出水路虽近,心理上却有千里之隔的感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水平如席”,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平静。
- 拟人:如“天公悯我忧”,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与渴望。
意象分析:
- 怒潮: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抗拒。
- 阿香:生活的乐趣与繁忙。
- 虬与龙:强大的存在与对自然的敬畏。
- 青瑶:象征美好与宁静的水面。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怒潮出海门”表现了什么?
- A. 平静的海面
- B. 汹涌的潮水
- C. 船只的安静
- “千艘未敢前”中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兴奋
- B. 无奈
- C. 安详
- 诗中“怒潮出海门”表现了什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 诗词对比:可以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全》: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