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春尽日有寄》
时间: 2025-01-06 14:3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远如空,黛浓欲滴,帘捲青山无数。
旧事难寻,春色总归尘土。
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
怪东风不为吹愁,凝眸又见碧云暮。
年来沦落已惯,任一身长是,飘零吴楚。
红泪缄题,恨字分明寄与。
想南楼柳絮飞时,是玉人夜来凭处。
应望断远水归帆,濛濛江上雨。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翠色如同空灵的天际,浓密的青黛似乎要滴落,帘子卷起无数青山。往日的事情难以寻觅,春天的色彩终究归于尘土。追逐蝴蝶的会面如梦似幻,花笺上记录着相思的图谱。东风怎么不为我吹愁,凝视之间又见碧蓝的晚云。年年来到沦落已习惯,任凭一身长满漂泊,飘零在吴楚之间。红泪密封题字,恨字清晰寄托于此。想起南楼柳絮飞舞时,是那玉人夜来的凭依。应该望断远水归来的帆影,朦胧的江上细雨纷飞。
注释:
- 翠:指青翠的颜色,这里形容远处的山色。
- 黛:指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峦或眉毛的颜色。
- 帘:窗帘,这里指遮挡视线的帘子。
- 扑蝶:追逐蝴蝶,象征轻盈与梦幻。
- 砑花笺:在花纸上写字,表达思念。
- 东风:春风,常用作情感寄托。
- 吴楚:古代地名,象征南方的漂泊生涯。
典故解析:
- 柳絮:古代文人常用柳絮象征离别与思念。
- 碧云:常用于描绘黄昏时的天空,寓意宁静与孤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彭孙遹(约1660-1740),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典雅,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春天的凋零,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
诗歌鉴赏:
《绮罗香•春尽日有寄》是一首充满淡淡忧伤的抒情诗。诗人在春天的尽头,将自己对往昔的回忆与当前的孤寂相结合,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开篇用“翠远如空,黛浓欲滴”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但此时的美丽却已难以长久,旧事已成过往,春色终究归于尘土,显示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感。
接下来,“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诗人通过追逐蝴蝶的梦幻场景,展现了对青春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渴望。东风不再为我吹愁,凝视的方向又见碧云暮,诗人对人生无常感到深深的惆怅。
“年来沦落已惯,任一身长是,飘零吴楚”,表达了对自己沦落处境的接受,尽管身在异乡,依然感受到对故土的牵挂。最后的“应望断远水归帆,濛濛江上雨”,则是在描绘远方归帆的同时,暗示着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对春天、往事以及流逝时光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翠远如空”:远处的山色如同空灵的天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 “黛浓欲滴”:青黛色浓厚,仿佛要滴落,表达自然美的生动。
- “帘捲青山无数”:窗帘卷起,青山重重叠叠,勾画出美丽的山水画面。
- “旧事难寻”:往日的事情已经难以追寻,暗含无奈。
- “春色总归尘土”:春天的色彩终究会归于尘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扑蝶会如梦光阴”:追逐蝴蝶的梦幻,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砑花笺相思图谱”:在花纸上写下相思的图谱,表露思念之情。
- “怪东风不为吹愁”:东风不再为我吹愁,表现对情感的失落。
- “凝眸又见碧云暮”:凝视着晚霞中的碧云,暗示孤独与思念。
- “年来沦落已惯”:经历多年的沦落,已然习惯。
- “任一身长是,飘零吴楚”:即使身在异乡,仍感到漂泊不定。
- “红泪缄题”:用红泪书写的题词,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 “恨字分明寄与”:清晰的恨意寄托其中。
- “想南楼柳絮飞时”:回忆南楼柳絮飞舞的时光。
- “是玉人夜来凭处”:那是夜晚玉人所倚的地方,带有思念的情感。
- “应望断远水归帆”:期待远方的归帆。
- “濛濛江上雨”:江面细雨朦胧,增添了诗的意境。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色总归尘土”,将春色与尘土对比,表达时间流逝的无情。
- 拟人:“怪东风不为吹愁”,赋予东风情感,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
- 对仗:如“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凋零,表达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人生无常与思念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翠: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黛:代表着深邃与沉静。
- 东风:常用作春天与情感的象征。
- 柳絮:象征离别与思念。
- 江雨:象征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A. 翠远如空
B. 旧事难寻
C. 濛濛江上雨 -
“扑蝶会如梦光阴”中的“扑蝶”可以理解为: A. 追逐蝴蝶
B. 捕捉蝴蝶
C. 观察蝴蝶 -
诗中提到的“吴楚”指的是: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彭孙遹与李白的诗作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但彭孙遹的作品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李白则常显洒脱、豪放的风格,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 《诗经与古诗词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