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
时间: 2025-01-19 15:5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北和江南之间的旅途。北方的帆船已经启航,而南方的萸湾依旧深处。红桥旁的雁阵和稀疏的柳巷中,听到的歌声依旧带着些许涩味。瓜步的寒潮与蒜山的晚渡,几只霜鸥在湿润的水面上翩翩起舞。重阳节已过,云上石燕仍然在蛰伏中。试问那姹女墟的头,酒钱细细计算,谁能给我金鱼?分别后,南溪的溪畔小路,赋诗完毕后争着拾取落笔。老园中观梅,轻舟载着白鹤,胜过在花砖上立足的感觉。十洲五岳,画图一看就满是琼瑶的书籍。
注释:
- 征帆:指出征的船帆。
- 萸湾:指南方的萸湾,象征美好的地方。
- 雁齿红桥:红桥上栖息的雁群,雁齿形状。
- 蛮笺:指一种用来写诗的纸张。
- 姹女:神话中的美女,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
- 金鱼:象征财富或美好愿望。
- 十洲五岳:指的是广阔的天地,象征着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岸登(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送别曹顾庵学士归南溪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酹江月 步韵送曹顾庵学士还南溪》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中通过江北与江南的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交织。开篇的“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对旅途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远方的希冀,也有对故土的眷恋。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目光转向沿途的景致与人事,描绘了雁阵、红桥、柳巷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特别是“听唱新词犹涩”一句,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惜别的情感。
而后,诗人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不仅表现了节令的变化,也折射出人情的冷暖。诗中提到的“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更是将友谊与物质的关系微妙地展现出来,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艺术构图上也极具匠心,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衬托出人情的温暖与孤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最后的“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展现出诗人胸怀的广阔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描绘出诗人离别的场景,北方的帆船启航,南方的萸湾仍然留有美好的回忆。
-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自然景象与人声交融,带来一丝离愁。
-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描绘了寒冷的水流与晚渡的情景,增添了孤寂的感觉。
-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重阳节的过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石燕的隐匿更显孤独。
-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提及酒钱与金鱼,隐含对友谊与物质的思考。
-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别后在南溪的路上,诗人用诗歌来抒发情感。
-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描述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工整,如“瓜步寒潮,蒜山晚渡”。
- 拟人:通过“雁齿红桥”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离别、友谊与自然展开,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征帆:象征着出发与离别。
- 雁齿:象征着友谊的离散。
- 金鱼:象征着物质与情感的联系。
- 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齿红桥”主要体现了什么意象? a) 离别 b) 友谊 c) 自然
-
“重阳过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惆怅 c) 平静
-
诗中提到的“十洲五岳”主要象征什么? a) 旅行 b) 未来的期望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沈岸登的《酹江月》都表现了送别之情,但王勃更多地强调了社会的责任与个人的追求,而沈岸登则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岸登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