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下竺枕流亭》

时间: 2025-01-01 12:59:02

枕流亭下路,两岁下曾来。

今日偶重别,夕阳犹未回。

池乾无水放,地暖有花开。

后约如能继,多应为控梅。

意思解释

游下竺枕流亭

原文展示: 枕流亭下路,两岁下曾来。
今日偶重别,夕阳犹未回。
池乾无水放,地暖有花开。
后约如能继,多应为控梅。


白话文翻译: 在枕流亭下的小路上,我已经好久没有来过了。今天偶然再次相见,夕阳依然没有西沉。池塘里没有水,地面温暖,花儿已经开了。若是能够再相约,愿望是能够一起观赏梅花。


注释:

  • 枕流亭:亭子名字,意指“靠水而建的亭子”。
  • 两岁:两年前。
  • 重别:再次分别。
  • 夕阳犹未回:夕阳还没有落下。
  • 池乾无水放:池塘干枯,没有水。
  • 控梅:指的是赏梅,控指引导、欣赏。

典故解析: “控梅”常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有关,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用以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怀念,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周端臣与友人相聚之后的离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道出诗人与友人曾经的相聚,现在再次重逢却又即将分别,情感中带着一丝惆怅。夕阳未落的描写,不仅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感,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接下来的“池乾无水放”,则通过对环境变化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后约如能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相聚的期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预示着重逢的渺茫。整首诗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与自然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枕流亭下路:描绘了亭子所处的环境,暗示诗人与友人初次相聚的地方。
  2. 两岁下曾来:时间的流逝让人倍感珍惜,过去的回忆愈显珍贵。
  3. 今日偶重别:再次相见却又要分别,感叹时光的无情。
  4. 夕阳犹未回:夕阳未落,暗示着时间还未完全结束。
  5. 池乾无水放:环境的干枯反映出生命的无常,暗含诗人的感慨。
  6. 地暖有花开:春天的暖意与花开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活的美好。
  7. 后约如能继:表达了对未来再相见的渴望与期待。
  8. 多应为控梅:希望再聚时能共同欣赏梅花,传达了友谊的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池乾无水放,地暖有花开”,通过对比强化了环境变化。
  • 意象:夕阳、梅花,象征着时间与友谊。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友情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枕流亭: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的回忆。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梅花:象征着高洁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子名称是什么?

    • A. 水云亭
    • B. 枕流亭
    • C. 梅花亭
  2. 诗人希望未来能与友人一起做什么?

    • A. 看夕阳
    • B. 赏梅
    • C. 游山
  3. 诗中提到“池乾无水放”中的“池”指的是什么?

    • A. 池塘
    • B. 河流
    • C. 湖泊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周端臣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感更加婉约细腻,展现了友谊的深刻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