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汝州
作者:梅尧臣 〔宋代〕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主人很少听我说话,因为我说的风土人情与他们不同。
真美啊,面容上有个额头,脖子就像个壶一样。
唉,四季没有冬夏的变化,年年祈祷也没有叹息的声音。
我只怜惜郡池边的景致,和山林居住的地方没有什么两样。
注释
- 汝州:指汝州,古地名,今河南省汝州市。
- 面有颡:面部的额头,指人的容貌。
- 颈若壶:脖子像壶一样,形容人的身材曲线美。
- 噫号:感叹词,表示感慨或叹息。
- 岁祷无嗟吁:年年祈祷却没有叹息,表示生活安宁无忧。
- 郡池:指郡城的池塘,象征宁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骏,号孟津,南宋初期诗人,擅长诗与文,作品多描写民生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梅尧臣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民生的苦乐与自然的和谐美,创作本诗时正值地方政治较为安宁,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恬静的环境,反映了作者对地方风土人情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主人少听自己,似乎表明一种孤独感和不被理解的情绪。接着,诗人以对自身外貌的描述,引出对生活环境的深情赞美,诗中的“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生命形态的思考。
随着“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诗人表达出一种对生活安宁的渴望,四季的无常与祈祷的希望相对立,传递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最后,通过“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诗人将目光转向郡池,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出一种归属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珍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表达诗人与地方主人之间的隔阂,暗示文化差异。
- 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通过描写美的形象,表现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
- 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反映出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四季的变化与生活的稳定形成对比。
- 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强调对自然景色的喜爱,显示出对乡村生活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颈部比作壶,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无冬夏”和“无嗟吁”形成对仗,增强韵律感。
- 拟人:通过感叹的方式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文环境与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面有颡:象征着人的美好。
- 颈若壶:代表着优雅的身姿。
- 郡池: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山林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郡池”象征着什么?
- A. 乡村的宁静
- B. 繁华的城市
- C. 战争的地方
- D. 诗人的家乡
-
诗中“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安宁
- C. 兴奋
- D. 失落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名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展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梅尧臣《汝州》与王维《终南山》:两首诗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但梅尧臣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多探讨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传记》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