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
时间: 2025-01-01 14:2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郎神》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越王台畔,谁把胭脂轻洒。
怪真色生香,乍染出猩红样,浅深高下。
莫是杜鹃啼血处,痛处士山妻羽化。
我只虑无端桃杏,大胆来争声价。
笑话。春工无赖,暪真妆假。
向暖日凌风开未了,也不顾北人惊诧。
碎聚花茵浮大白,尽教那颜如渥赭。
待高髻凭栏,唱罢春风,看他都雅。
白话文翻译
在越王台边,谁轻轻洒下了胭脂?
奇怪的是,这真正的颜色散发着香气,
乍一看竟染出了猩红的样子,深浅不一。
难道是杜鹃啼血的地方,
痛苦的士人山的妻子已经羽化?
我只担心无端的桃杏,大胆来争夺声价。
笑谈之间,春天的工匠真是无赖,
那妆容是虚假而模糊的。
向暖日和微风展开的花朵尚未结束,
也不在乎北方人惊讶的目光。
花草碎聚在草地上,浮现出大白色,
尽让那脸色如渥赭的姑娘们来教养。
等高髻的女子凭栏而立,
唱罢春风,看看他们的优雅。
注释
- 越王台:指传说中越王勾践所建的台,象征着历史和文化。
- 胭脂:一种化妆品,用于脸颊上,象征美丽。
- 猩红:鲜艳的红色,常用于形容春天的花朵。
- 杜鹃啼血:指杜鹃鸟的啼叫声,常用来形容悲伤或离别。
- 桃杏:指春天的花卉,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春工:春天的工匠,指那些为春天带来美丽的自然元素。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求可是清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文人圈,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时代特征使得诗人关注自然之美与个体情感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二郎神》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张扬。诗中开头提到的“越王台畔”,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描绘,更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诗人用“胭脂轻洒”来象征美丽的女子,展现了春天色彩的绚丽多姿。
诗中关于“杜鹃啼血”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在美与痛之间的思考,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桃杏”则代表了春天的繁盛,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一种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对春天美丽的享受。在“春工无赖,暪真妆假”的自嘲中,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调侃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交织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春天的景象,提问“谁把胭脂轻洒”,引出春季美丽的色彩。
- 第二联中“乍染出猩红样”,形象地表现了春天花朵的色彩变化。
- 第三联提到“杜鹃啼血”,通过典故引出生命的悲剧与无常。
- 后面的句子则逐渐转向对春天的享受与幽默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胭脂”,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浅深高下”与“碎聚花茵”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春工形容为“无赖”,赋予其人性,增加趣味性。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越王台:象征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 胭脂:美丽的象征,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绚丽。
- 杜鹃:代表悲伤与离别,反映生命的脆弱。
- 桃杏: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越王台”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花朵
- B. 历史与文化
- C. 个人情感
-
“杜鹃啼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无奈
-
诗人如何看待春天的美丽?
- A. 绝对的美好
- B. 带有无奈的幽默
- C. 完全的虚假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求可的《二郎神》和杜甫的《春望》,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春天描写中的不同侧重点,陆求可更侧重于美的表象,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时局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陆求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