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意楼前满,秋声树杪回。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
白话文翻译:
楼前的野趣盈满,秋天的声音在树梢回荡。岁月匆匆老去,午后的梦境悠长。平凡的生活甘愿被抛弃,时常庆幸能自由往来。不才的诗篇积压如债,多病的身体成了酒的媒介。
注释:
- 野意:指自然、野外的情趣。
- 树杪:树梢。
- 岁华:岁月,年华。
- 午梦:午后的梦境。
- 碌碌:平凡、平庸。
- 捐弃:抛弃,放弃。
- 不才:自谦之词,指自己无才。
- 诗有债:比喻诗作多,如同负债。
- 酒为媒:指因病而饮酒,酒成为媒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秋日的午后,诗人于楼上静思时所作,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感受到岁月匆匆,生活平凡无奇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野意”、“秋声”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岁华行老矣”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而“午梦思悠哉”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悠闲生活的情感。后两句“碌碌甘捐弃,时时幸往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往来的渴望。最后两句“不才诗有债,多病酒为媒”,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病痛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意楼前满”:楼前的自然景象充满了野趣,给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感觉。
- “秋声树杪回”:秋天的声音在树梢回荡,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深远的氛围。
- “岁华行老矣”:岁月匆匆老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 “午梦思悠哉”:午后的梦境悠长,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悠闲生活的情感。
- “碌碌甘捐弃”:对平凡生活的厌倦,甘愿放弃平庸的生活。
- “时时幸往来”:时常庆幸能自由往来,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不才诗有债”:自嘲自己无才,但诗作多如负债,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 “多病酒为媒”:因病而饮酒,酒成为媒介,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诗有债”比喻诗作多,如同负债。
- 拟人:“秋声树杪回”将秋声拟人化,使其具有动态感。
- 对仗:“岁华行老矣,午梦思悠哉”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对平凡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野意:自然、野外的情趣,象征自由和宁静。
- 秋声:秋天的声音,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萧瑟。
- 岁华:岁月,年华,象征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 午梦:午后的梦境,象征超脱尘世和向往悠闲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岁华行老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C. 对平凡生活的厌倦 答案:B
-
“不才诗有债”中的“债”比喻什么? A. 债务 B. 诗作多 C. 病痛 答案:B
-
诗中“秋声树杪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秋日山居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黄公度《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但黄公度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苏轼的赋则更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公度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有助于理解黄公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