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二绝》

时间: 2025-01-14 06:17:05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意思解释

池上二绝

原文展示: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话文翻译:

山中的和尚坐在棋盘前,棋局在清凉的竹影下。
映照的竹影无人看到,只时不时传来落子声。
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去采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要藏匿踪迹,浮萍随着小船的行驶而分开。

注释:

  1. 山僧:山中的和尚,指隐居于山林的僧人。
  2. 对棋坐:指坐下来下棋,"对棋"即对弈。
  3. 局上:棋局之上。
  4. 竹阴:竹子的阴影,形容环境清幽。
  5. 映竹:竹影映照。
  6. 下子声:落子声,指下棋时发出的声响。
  7. 小娃:小孩子。
  8. 撑小艇:撑着小船。
  9. 偷采:私自采摘。
  10. 白莲:白色的莲花。
  11. 不解:不知道。
  12. 藏踪迹:隐藏自己的行踪。
  13. 浮萍:水面漂浮的水草。

典故解析:

这首诗的意象主要源于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山僧代表了隐士生活的宁静,而小娃则象征着童趣和无邪。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场景和人物活动,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题材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一些挫折,最终选择隐居生活。此时的他更倾向于描绘生活的闲适与宁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池上二绝》通过对山僧与小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场景。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僧专注于棋局的情景,竹影清幽,落子声清脆,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后两句则转向小娃的活动,他在水上划船,偷偷采莲,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童趣。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状态:一边是专注于思考和对弈的老练和尚,一边是天真无邪、充满好奇的小孩。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对自然的依赖。诗中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情趣,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竹林之中,聆听着落子的声音和小孩的笑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山中的和尚在棋盘前坐着,棋局在竹影下显得格外清幽。
    •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竹影映照下无人看到,对局中偶尔传来落子的声音。
    •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小孩撑着小船,悄悄地去采白莲。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他不知道要隐蔽自己的行踪,水面上的浮萍随船而开。
  • 修辞手法

    • 对比:山僧与小娃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
    • 意象:竹影、落子声、白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自然的世界。
    • 拟人:浮萍随着小船的移动而分开,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感觉。
  • 主题思想:整首诗借自然景象表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既有深思熟虑的老年智慧,又有天真烂漫的童趣,反映出人生的多样性和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竹阴:象征清幽宁静的环境,常与隐士生活关联。
  • 落子声:代表专注和思考,象征着智慧和沉静。
  • 小艇:象征童趣和自由,表现出孩子对自然的探索。
  • 白莲:象征纯洁和美好,常用来形容无邪的童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山僧”指的是: A. 一位智者
    B. 一位和尚
    C. 一位渔夫
    D. 一位农民

  2. 小娃在诗中偷采的是: A. 荷花
    B. 白莲
    C. 芙蓉
    D. 竹子

  3. 诗的最后一句“浮萍一道开”的意思是: A. 浮萍静止不动
    B. 浮萍随船而开
    C. 浮萍被风吹散
    D. 浮萍被人踩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池上二绝》与王维的《鹿柴》同为描绘自然的诗作,但前者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孤独和静谧的意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清新活泼,后者深沉宁静。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