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秦洞花迷》
时间: 2025-01-14 12:2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秦洞花迷
作者:蔡伸 〔宋代〕
秦洞花迷,巫阳梦断,夜来曾到蓝桥。
洞房深处,重许见云翘。
蕙帐残灯耿耿,纱窗外疏雨萧萧。
双心字,重衾小枕,玉困不胜娇。
寻常,愁夜永,今宵更漏,弹指明朝。
叙深情幽怨,泪裛香绡。
记取于飞厚约,丹山愿别选安巢。
骖鸾去,青霄路稳,明月共吹箫。
白话文翻译:
在秦洞的花丛中迷醉,巫阳的梦境已然断绝,夜里曾到过蓝桥。
在洞房的深处,只有重温那云翘的美好。
蕙帐下的残灯依旧明亮,纱窗外的细雨淅淅沥沥。
双心字的情意浓厚,重叠的被褥和小枕头,玉人娇弱得无以承受。
往常的愁苦漫漫,今宵的更漏声中,转眼又到明朝。
诉说着深情幽怨,泪水沾湿了香绡。
记住那飞舞的约定,愿丹山别离时能安居。
驾着骖鸾离去,青天的路途稳妥,明月下我们共奏箫音。
注释:
字词注释:
- 秦洞:指秦国的洞府,象征着幽静、美丽的环境。
- 巫阳:指巫山,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梦境。
- 蓝桥:蓝色的桥,象征着爱情的相遇。
- 蕙帐:用蕙草做成的帐子,象征着温馨的卧室。
- 双心字:象征着两人的心意相通。
- 香绡:一种轻薄的丝绸,常用来做衣物或帷帐。
典故解析:
- “骖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理想的伴侣。
- “丹山”:常常用于指代美好的去处或理想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婉约风格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追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满庭芳·秦洞花迷》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悠远的词作。词人在开篇中通过“秦洞花迷”引入了一个浪漫而梦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迷醉的氛围。接着,巫阳的梦断,夜里曾到过蓝桥,暗示着美好爱情的短暂与梦幻,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词中“洞房深处,重许见云翘”则表现了对恋人深切的思念,蕙帐残灯耿耿,纱窗外的细雨,进一步渲染了夜的静谧与忧伤。双心字、重衾小枕的描写,展现了两人相互依偎的温馨与亲密,但随之而来的是“愁夜永”的无奈,表现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焦虑。
最后,骖鸾去、青霄路稳,暗示着虽然恋爱充满波折,但依然希望未来的美好与幸福。整首词情感深厚,意象丰富,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洞花迷: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浪漫的环境,暗示爱情的美好。
- 巫阳梦断:梦的破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夜来曾到蓝桥:夜间的相遇,带有一种神秘感。
- 洞房深处:隐喻着爱情的私密空间。
- 蕙帐残灯耿耿: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双心字:体现出两人心心相印的情感。
- 愁夜永: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 泪裛香绡:情感的抒发,泪水与香绡的结合,充满了悲伤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恋爱比作梦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爱情的情感具象化,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
- 对仗:词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忆,反映了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无奈与思考,情感细腻,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洞:象征着迷人的环境与浪漫的爱情。
- 蓝桥:象征着爱情的相遇与希望。
- 双心字:象征着相互依偎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满庭芳·秦洞花迷》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蔡伸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的是: A. 分离 B. 相遇 C. 离别
-
词中“蕙帐”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床帐 C. 一种诗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抒情。
- 柳永的《雨霖铃》: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爱情的追忆。
诗词对比:
蔡伸的这首词与柳永的《雨霖铃》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不过,蔡伸更强调的是对爱情环境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而柳永则更注重离别的痛苦与怀念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的艺术:宋词与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