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年
作者:陆游 〔宋代〕
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
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
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
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已年近八十,卧于家中难以逃避名声的追逐。
泥泞的小巷里满是牛的足迹,茅屋檐下传来碓声。
在炊烟袅袅中,乡亲们在饮酒,煮枣喂养婴儿。
虽然有关于遣戍的传说,那何时才能再回到京城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残年:晚年,指老年时期。
- 垂八十:将近八十岁。
- 高卧:高卧于家,指安静地待在家中。
- 泥巷:泥土的小巷。
- 碓声:碓是用来碾米的工具,碓声指的是碾米的声音。
- 炊菰:菰是指一种水生植物,炊菰指的是用这个植物烹饪的饭菜。
- 觞:酒杯,这里指饮酒。
- 遣戍:指遣散戍守的士兵。
- 两京:指的是汴京(今河南开封)和南京,古代中国的两个重要都城。
典故解析:
“遣戍”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士兵的离散有关,诗人表达了对往日安宁生活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尤其以爱国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残年》写于陆游晚年,此时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失意,对老年生活有了一种感慨与反思。诗中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残年》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展示了诗人在晚年时对生活和国家的深思。首句“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道出了陆游对自己高龄的自觉,以及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尽管身处晚年,他依然无法逃避名声的牵引,表现了一种无奈与沉重。
接下来的描写“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淡与安宁。通过牛迹与碓声,陆游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传递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气息。
“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则透出诗人对家乡人情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对乡亲们生活的关注。这里不仅有对生活的描绘,也体现了对人们和睦相处的向往。
最后一句“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故土的思念,情感由个人升华到国家,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无奈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残年垂八十:我已年近八十,生活在晚年。
- 高卧岂逃名:即使高卧在家,也无法逃避外界的名声与压力。
- 泥巷多牛迹: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真实。
- 茅檐有碓声: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乡村的生机。
- 炊菰觞父老:乡亲们在享受生活,体现出人情的温暖。
- 煮枣哺雏婴:温馨的家庭场景,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遣戍虽传说:提到士兵被遣散的历史,暗含国家的动荡。
- 何时复两京?: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渴望恢复往日的安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展示了生活的和谐美。
- 意象描绘:通过“牛迹”、“碓声”等细节,营造出浓厚的乡土气息。
- 情感升华:由对个人晚年的感慨,逐步上升到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晚年生活的感悟,虽然安静却充满无奈,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深刻反映了陆游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迹:象征乡村的务实与生活的艰辛。
- 碓声:代表着人们的勤劳与生活的平凡。
- 炊烟:象征温暖的家庭与生活的希望。
- 雏婴:代表生命的延续,承载着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残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
诗中提到的“泥巷多牛迹”意指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乡村的生活场景
C. 战争的痕迹
D. 学校的环境 -
诗中“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A. 个人生活
B. 乡村的未来
C. 国家前途
D. 家庭关系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充满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残年》与杜甫的《登高》均反映了身处晚年的感慨,但陆游更注重乡村生活的细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爱国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