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州开福寺塔》

时间: 2025-01-01 14:52:04

百里见卓锥,震旦仰雄最。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

缅思开皇年,建造盛幢盖。

移国女宠阶,贻家适宗废。

福田安得长,遗迹岿犹在。

嗟余尘鞅倦,聊驻绝景对。

落景下层梯,茫茫广川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里见卓锥,震旦仰雄最。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
缅思开皇年,建造盛幢盖。
移国女宠阶,贻家适宗废。
福田安得长,遗迹岿犹在。
嗟余尘鞅倦,聊驻绝景对。
落景下层梯,茫茫广川晦。

白话文翻译:

在百里之外就能看到那高耸如锥的塔,震旦大地上最为雄伟。敲门拜访香台,所处之地并不算大。塔身削尖,外面没有台阶,直穿云霄毫不碍事。它矗立在长风的顶端,万里之遥传来秋天的松涛。天地茫茫将它环绕,白日的光辉照耀在屋檐之外。太行山上的青嶂断裂,烟雾缭绕形成幽深的景象。漳河、汶河与滹沱河,空中忽然交汇。帆船驶向渤海,鸿雁朝吴地飞去。回首望去送走秋云,萧萧之声从燕塞传来。缅怀开皇年间,壮丽的塔楼是如何建成的。国家的女宠被移走,宗族的繁华也随之消逝。福田如何能够长久?遗留下来的痕迹依然存在。唉,我已厌倦尘世,愿在这绝美的景致中驻足。落日的余晖洒下,广阔的河川显得昏暗。

注释:

  • 卓锥:指高耸的塔,形如锥子。
  • 震旦:古代对中国的称呼。
  • 叩门:敲门,表示礼节上的拜访。
  • 香台:香火缭绕的地方,象征寺庙。
  • 削立:削尖而直立,形容塔的形状。
  • 矫立:笔直地耸立。
  • 长风巅:高处,指塔所处的位置。
  • 秋籁:秋天的松涛声。
  • :广阔而茫茫的样子。
  • 福田:本指佛教的福地,后引申为福气的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鼐(1731年-1815年),字崇禧,号阮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丽,语言优美,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姚鼐的诗作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景州开福寺塔》创作于姚鼐游览景州开福寺塔时,诗中表达了他对这座雄伟塔楼的赞美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的回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景州开福寺塔》是一首以景物描写为主的诗作,通过对开福寺塔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用“百里见卓锥”描绘了塔的高耸,展现出其雄伟的姿态。接着,诗人通过“叩门谒香台”的描写,暗示了人们对信仰和美好事物的向往。此后,诗中“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表现出塔的巍峨与超然,似乎在说它不受世俗的羁绊,直冲云霄。

在意象的层次上,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万里散秋籁”、“白日转檐外”,展现出一种宽广与悠远的感觉,仿佛在诉说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诗人通过“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既是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厚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见卓锥:在远处一百里之外就能看到高耸的塔,显示了塔的高度和显眼。
  2. 震旦仰雄最:在震旦这片土地上,它是最为雄伟的建筑。
  3. 叩门谒香台:敲门拜访香台,表示对圣地的尊重和向往。
  4. 据地乃非大:所处的地方并不算大,但塔的气势却不容忽视。
  5. 削立外无阶:塔身削尖,外面没有台阶,形容塔的独特结构。
  6. 穿空中不碍:直冲天际,毫不受阻,暗示其超凡脱俗。
  7. 矫立长风巅:塔矗立在高处,迎风而立,显得更加伟岸。
  8. 万里散秋籁:万里之外传来秋风的声音,增添了孤高的气氛。
  9. 天地莽相围:周围的天地显得广阔无边,将塔包围。
  10. 白日转檐外:阳光照耀在塔檐之外,构成美丽的光影。
  11. 太行青嶂断:太行山的青色山脉在远处断裂,显示出地形的变化。
  12. 烟雾积幽蔼:烟雾弥漫,形成幽深的景象。
  13. 漳汶与滹沱:指两条河流,象征水的交汇。
  14. 流空忽交会:河流在空中汇聚,展现出空间的流动感。
  15. 帆樯趋溟渤:船帆驶向渤海,展现出航海的壮丽。
  16. 鸿雁下吴会:鸿雁飞向吴地,暗示迁徙与归属。
  17. 回首送秋云:回望时送走了秋天的云彩,表达了对时光的思考。
  18. 萧萧出燕塞:秋风萧瑟,声音从燕塞传出,增添了孤寂感。
  19. 缅思开皇年:回想开皇年间的辉煌,表现对历史的怀念。
  20. 建造盛幢盖:指那壮丽的塔楼是如何建成的。
  21. 移国女宠阶:国家的女宠被迁移,暗示政治的变迁。
  22. 贻家适宗废:家族的繁荣逐渐消逝,反映出历史的无常。
  23. 福田安得长:福田何以能长久?表达对永恒的渴望。
  24. 遗迹岿犹在:虽然人事已非,但遗留下来的痕迹仍在。
  25. 嗟余尘鞅倦:我已厌倦尘世的纷扰。
  26. 聊驻绝景对:暂时停留在这绝美的景致中。
  27. 落景下层梯:落日的余晖洒下,形成层层梯田的景象。
  28. 茫茫广川晦:广阔的河川显得昏暗,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塔比作高耸的锥,增强形象感。
  • 对仗:如“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夸张:通过“百里见卓锥”夸大了塔的高度,突出其伟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开福寺塔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壮丽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信仰、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秋云:代表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带有一丝萧瑟的情感。
  • 鸿雁:象征迁徙与归属,反映出人对故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转檐外”中的“白日”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2. “百里见卓锥”中的“卓锥”指的是什么?

    • A) 高山
    • B) 塔
    • C) 树木
  3. 诗中提到的“开皇年”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汉朝
    • B) 隋朝
    • C) 唐朝

答案:

  1. B) 太阳
  2. B) 塔
  3. B) 隋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黄鹤楼》 by 崔颢
  • 《登高》 by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鹤楼》:同样以高耸的建筑为主题,表达对历史的追忆,但更强调离愁别绪。
  • 《登高》:通过高处的视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景州开福寺塔》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鼐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与诗歌的交融:姚鼐的诗歌世界》

相关诗句

百里见卓锥,震旦仰雄最。下一句是什么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上一句是什么

叩门谒香台,据地乃非大。下一句是什么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上一句是什么

削立外无阶,穿空中不碍。下一句是什么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上一句是什么

矫立长风巅,万里散秋籁。下一句是什么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上一句是什么

天地莽相围,白日转檐外。下一句是什么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上一句是什么

太行青嶂断,烟雾积幽蔼。下一句是什么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上一句是什么

漳汶与滹沱,流空忽交会。下一句是什么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上一句是什么

帆樯趋溟渤,鸿雁下吴会。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送秋云,萧萧出燕塞。下一句是什么

缅思开皇年,建造盛幢盖。上一句是什么

百里见卓锥,下一句是什么

震旦仰雄最。上一句是什么

震旦仰雄最。下一句是什么

叩门谒香台,上一句是什么

叩门谒香台,下一句是什么

据地乃非大。上一句是什么

据地乃非大。下一句是什么

削立外无阶,上一句是什么

削立外无阶,下一句是什么

穿空中不碍。上一句是什么

穿空中不碍。下一句是什么

矫立长风巅,上一句是什么

矫立长风巅,下一句是什么

万里散秋籁。上一句是什么

万里散秋籁。下一句是什么

天地莽相围,上一句是什么

天地莽相围,下一句是什么

白日转檐外。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