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
落日秋风岭上村。
全稀过雁少行人。
正是悲伤愁绝处,更黄昏。
漠漠野烟生碧树,
漫漫衰草际黄云。
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销魂。
白话文翻译:
落日余晖下,秋风吹拂的山岭村庄,
稀疏的飞雁已过,行人也寥寥无几。
此时正是悲伤与愁苦交织,正值黄昏时分。
淡淡的野烟从碧绿的树木间升起,
漫漫的衰草与黄云交融在一起。
假如昔日的友人来到这里,也会为之感伤。
注释:
- 落日: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秋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的感觉,暗示着孤独与凋零。
- 岭上村:指的是山岭上的村庄,环境幽静。
- 全稀:形容稀少的意思。
- 过雁:飞过的雁,给人孤独感。
- 悲伤愁绝处:悲伤愁苦的地方。
- 黄昏:日落后的时分,通常带有一种凄凉的氛围。
- 漠漠野烟:淡淡的野外烟雾。
- 碧树:绿色的树木,象征生命的延续。
- 衰草:枯萎的草,暗示着生命的衰败。
- 昔人:指过去的朋友或亲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石孝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及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多变,常用清新隽永的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人或许在此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因而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形成一种共鸣。
诗歌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山花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秋天黄昏时分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的开头“落日秋风岭上村”直接引入了场景,夕阳与秋风的结合,既营造出温暖与萧瑟的对比,也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接着“全稀过雁少行人”进一步加重了孤独感,飞雁与行人的稀少,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
在“正是悲伤愁绝处,更黄昏”一句中,诗人将悲伤与黄昏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忧伤与绝望。黄昏不仅是一天的结束,更象征着人生的暮年,带着一种不可逆转的惆怅。而“漠漠野烟生碧树,漫漫衰草际黄云”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淡淡的野烟与枯草相互交织,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轮回。
最后一句“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销魂”则将诗人的情感引向了对过去的追忆,昔日的朋友如果来到此地,亦会感受到类似的伤感。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整首诗在孤独与怀旧的基调中,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秋风岭上村: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的村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感觉。
- 全稀过雁少行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群的描写,突出环境的冷清与孤寂。
- 正是悲伤愁绝处,更黄昏:强调了黄昏时分内心的悲伤,情感达到高潮。
- 漠漠野烟生碧树:描绘了一幅朦胧的田野图,野烟升起,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漫漫衰草际黄云:通过对比衰草与黄云,进一步渲染出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
- 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销魂: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回忆结合,表现对逝去的深切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昏”象征人生的晚期,表达生命的无常。
- 拟人:野烟、衰草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了情感,使景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漠漠野烟生碧树,漫漫衰草际黄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天黄昏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秋风:代表萧瑟、孤独的情感。
- 岭上村:展现自然的宁静与人类生活的渺小。
- 过雁:寓意孤独与离别。
- 黄昏:象征人生的暮年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落日秋风岭上村”中的“岭上村”指的是哪里? A) 山顶
B) 山岭上的村庄
C) 城市 -
诗中提到的“全稀过雁少行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
“借使昔人行到此,也销魂”中“昔人”指的是? A) 现在的人
B) 过去的朋友
C) 诗人自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秋夕》: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孤独与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事的忧虑。
- 《登高》:也是杜甫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基调与石孝友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摊破浣溪沙/山花子》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