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村》

时间: 2025-01-17 09:10:02

剪剪霜风起晚吹,一溪流水浸寒晖。

客衫犹恨吴绵薄,不道边人尽铁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村
邓林 〔宋代〕
剪剪霜风起晚吹,一溪流水浸寒晖。
客衫犹恨吴绵薄,不道边人尽铁衣。

白话文翻译:

晚风阵阵,带着霜寒吹来,一条小溪的流水映照着微弱的夕阳。客人穿着薄薄的吴绵衣,感到十分不适,却不知道在边境的士兵们都穿着铁甲。

注释:

字词注释

  • 剪剪:形容风声轻柔而细微。
  • 霜风:带有霜气的风,暗示天气寒冷。
  • 一溪流水:指小溪的流水,象征宁静与冷清。
  • 浸寒晖:流动的水面映照着微弱的夕阳,表现出一种凄凉的美感。
  • 客衫:客人穿的衣服,指的是外乡人。
  • 吴绵:指的是产自吴地的细腻绵布,象征温暖。
  • 边人尽铁衣:指边境的士兵们身穿铁甲,暗示战事的严峻。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吴绵”一词可以引申为对南方柔软生活的向往,而“铁衣”则表示北方严酷的边境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林,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其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的自然情怀,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边疆战事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客人的生活,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与人们的内心感受。

诗歌鉴赏:

《桂村》是一首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的诗。开头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霜冷的傍晚,晚风轻拂,小溪流水映照着寒晖,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冷清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客人身穿薄薄的吴绵衣,感到无比寒冷,似乎在暗示着一种对温暖生活的渴望和无奈。

后两句则转向边人,暗示了边境士兵面临的残酷现实。他们身穿铁甲,代表着战争和生存的压力。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描写,更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反思。客人因薄衣而感到寒冷,而士兵们则在战火中艰难求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整首诗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形成了对比鲜明的意象组合,激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剪剪霜风起晚吹:描绘了傍晚时分,霜风轻轻吹来,暗示天气的寒冷。
  2. 一溪流水浸寒晖:小溪的流水映照着微弱的夕阳,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3. 客衫犹恨吴绵薄:外乡人对自己的薄衣感到不满,表达了内心的不适与寒冷。
  4. 不道边人尽铁衣:边境的士兵们穿着铁甲,暗示战争的严酷与生存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霜风”、“铁衣”等意象,比喻了环境与生存的对比。
  • 对仗:诗中前后两句成对,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期待,以及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风:象征寒冷和凄清。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吴绵:象征着南方的温暖与舒适生活。
  • 铁衣:象征着战争、苦难与生存的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剪剪霜风”形容的是怎样的天气?

    • A. 炎热的夏天
    • B. 凉爽的秋天
    • C. 寒冷的冬天
    • D. 温暖的春天
  2. “边人尽铁衣”中的“边人”指的是谁?

    • A. 经营商人
    • B. 边境的士兵
    • C. 旅途中的客人
    • D. 随军的文人
  3. 诗中的“吴绵”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的生活
    • B. 战争的残酷
    • C. 自然的美好
    • D. 寒冷的冬天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口》—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桂村》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前者着重表现边境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冷清,而后者则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选编了宋代各类诗词,适合深入学习。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包含经典诗词的分析和解读。
  3. 《邓林诗集》— 研究邓林及其作品的专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