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外清流系野船,白杨红槿短篱边。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
白话文翻译:
门外清澈的河流系着一艘野船,白杨树和红槿花在短篱笆边摇曳。旱灾和蝗灾使得千里秋田变得干净,野生的高粱在八月的天空中萧萧作响。
注释:
- 清流:清澈的河流。
- 野船:指停泊在野外的船只。
- 白杨:一种常见的树木,叶子狭长。
- 红槿:一种植物,花色红艳。
- 短篱:简短的篱笆。
- 旱蝗:旱灾和蝗灾,指自然灾害。
- 秋田净:秋天的田野因灾害而变得干净,指庄稼被破坏。
- 野秫:野生高粱。
- 萧萧:形容风吹动植物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田园景色和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反映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灾害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观察到旱灾和蝗灾对农田造成破坏的时期,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同情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同时透露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忧虑。首句“门外清流系野船”,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清澈的河流和停泊的野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次句“白杨红槿短篱边”,通过色彩的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旱蝗千里秋田净,野秫萧萧八月天”,则转折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寂静和凄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外清流系野船”:这句诗描绘了门外的自然景色,清澈的河流和停泊的野船,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白杨红槿短篱边”:通过白杨和红槿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短篱边的设计也增加了田园的亲切感。
- “旱蝗千里秋田净”:这句诗转折地描绘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破坏,旱灾和蝗灾使得秋田变得干净,实际上是指庄稼被破坏。
- “野秫萧萧八月天”:最后一句通过野秫的声音,传达了秋天的寂静和凄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白杨和红槿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野秫萧萧”中的“萧萧”拟人化了野秫,使其具有了声音和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风光和自然灾害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同情,以及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流:象征着宁静和纯净。
- 野船:代表着田园的宁静和自由。
- 白杨红槿:通过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 旱蝗:象征着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 野秫:代表着秋天的寂静和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门外清流系野船”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城市风光 B. 田园风光 C. 战争场面 D. 宫廷生活
-
“白杨红槿短篱边”中的“红槿”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花卉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食物
-
诗中提到的“旱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自然灾害 D. 一种食物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田园风光,但更多地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 杜甫的《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田家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田园风光,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关注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