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漫兴》
时间: 2025-01-04 10:3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辘轳呜咽夜无声,
肠断阴云压楚城。
巨鹿黄巾漂战血,
寿阳白马拥残兵。
鹃啼蜀道江涛冷,
乌啄延秋劫火明。
廿载疮痍多涕泪,
故宫荒草暮云平。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人静,辘轳声呜咽,显得格外凄凉,阴云密布,仿佛要压垮楚城。巨鹿之战,黄巾军遗留下的血迹漂浮,寿阳的白马则围绕着残存的士兵。蜀道上传来杜鹃的啼鸣,江水涛声冷冽,乌鸦啄食着秋天劫难的火光。经历了二十年的战争创伤,泪水流淌不止,昔日的皇宫如今只有荒草和黄昏的云朵。
注释:
字词注释:
- 辘轳:一种古代水车,象征孤独和无奈。
- 肠断:形容痛苦至极,心如刀绞。
- 巨鹿:指巨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役。
- 黄巾:指黄巾军,反映了动乱的历史背景。
- 蜀道:古代通往蜀地的道路,艰险而冷清。
- 劫火:指战争带来的火灾和破坏。
- 廿载:二十年,指漫长的战争岁月。
典故解析:
- 巨鹿黄巾: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是楚汉战争时期的一场决定性战役,黄巾军则是东汉末年的起义军,二者均反映了历史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 故宫荒草:象征昔日繁华的衰败,反映了国家的沦陷与人们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滢,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流露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和感慨,风格悲壮而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历史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暗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过往辉煌的追忆。
诗歌鉴赏:
《武昌漫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融的诗作。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与对故土的眷恋。开篇的“辘轳呜咽”,通过一种象声词的使用,渲染了夜的寂静与孤独,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伤。接着,描绘阴云压顶的楚城,既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现状的无奈。
“巨鹿黄巾漂战血”,历史的沉重感扑面而来,黄巾军的叛乱和巨鹿之战的血腥景象,在诗中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冲突,突显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之后,诗人通过“鹃啼蜀道江涛冷”和“乌啄延秋劫火明”两句,描绘出一幅冷清而悲凉的秋景,隐喻着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伤痛。
“廿载疮痍多涕泪”,诗人以个人的情感将历史的悲剧与自身的感受联系起来,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不仅留下了伤痕,更是泪水与痛苦的积淀。最后一句“故宫荒草暮云平”,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升华至整体,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绝望。
整首诗用词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思考与感悟,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辘轳呜咽夜无声:描绘夜晚的寂静,辘轳声象征孤独与无奈。
- 肠断阴云压楚城:表达对楚城的忧虑,阴云象征沉重的历史负担。
- 巨鹿黄巾漂战血:提及历史上的巨鹿之战,黄巾军的血迹代表战争的残酷。
- 寿阳白马拥残兵:描绘战后残兵的凄凉景象,白马象征战士的悲壮。
- 鹃啼蜀道江涛冷:蜀道的艰险与杜鹃的啼鸣,表达孤独与悲凉。
- 乌啄延秋劫火明:乌鸦啄食火光,暗喻战争带来的灾难与破坏。
- 廿载疮痍多涕泪:二十年的战争造成的伤痕与泪水,情感至深。
- 故宫荒草暮云平:昔日繁华的故宫如今荒凉,象征国家的衰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辘轳呜咽”比喻孤独与无奈。
- 拟人:如“鹃啼蜀道”,将杜鹃赋予情感。
- 对仗:如“巨鹿黄巾漂战血,寿阳白马拥残兵”,增强了诗的韵律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摹,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创伤与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性苦难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辘轳:象征孤独与无奈。
- 阴云:历史的沉重与压迫感。
- 黄巾:反映动乱与人民的苦难。
- 鹃啼:孤独与哀伤。
- 战血: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悲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辘轳呜咽”意指什么? A. 夜晚的喧闹
B. 孤独与无奈
C. 欢乐的景象 -
“廿载疮痍多涕泪”中的“廿载”指多少年? A. 十年
B. 二十年
C. 三十年 -
诗中提到的“巨鹿黄巾”是指什么? A. 自然景象
B. 历史事件
C. 文化传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武昌漫兴》均以国家动荡为背景,但《春望》侧重于对现状的无奈,而《武昌漫兴》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伤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李滢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