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时间: 2024-12-29 17:43:36

笔下翻翻注九河,腹中空洞五车多。

麟经旨妙传洙泗,骚学词明慰汨罗。

六度有为超梵业,一心无累证禅那。

龙蛇岁恶贤人逝,心折风前薤露歌。

意思解释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笔下翻翻注九河,腹中空洞五车多。
麟经旨妙传洙泗,骚学词明慰汨罗。
六度有为超梵业,一心无累证禅那。
龙蛇岁恶贤人逝,心折风前薤露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洪庆善郎中的悼念。诗中提到,洪郎有着广博的学识,但内心却空虚;他的才华如同麟经和骚体,能够传承文化,安慰着历史的汨罗江。经过多次的修行,他超越了世俗的烦恼,心境清净,达到了禅的境地。然而,时光无情,像风前的露水一样,贤人的逝去让人心痛,留下了无尽的惆怅。


注释:

  • 九河: 指的是中国的河流,象征广博的学识。
  • 五车: 形容知识丰富,五车书籍借指学问渊博。
  • 麟经: 传说中的神兽“麟”所携带的经文,象征智慧和德行。
  • 洙泗: 指古代的洙水和泗水,寓意文化的源流。
  • 骚学: 指《楚辞》的学问,文采斐然。
  • 六度: 指佛教的修行法门,表示超越世俗的境界。
  • 禅那: 指禅宗的深刻境地或修行。
  • 龙蛇: 比喻混乱不堪的时局。
  • 薤露歌: 传说中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涉及人生哲理、历史文化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而又含蓄,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

创作背景:
《洪庆善郎中挽诗四首》是对洪庆善郎中逝世的悼念,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悼念的形式展现了洪庆善郎中的生平与成就,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深切怀念。开篇以“笔下翻翻注九河”描绘洪郎的博学,表明他在学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然而“腹中空洞五车多”又暗示了内心的空虚,体现了一种对物质与精神的矛盾。接着提到“麟经旨妙传洙泗”,既赞美了洪郎的才华,又以“骚学词明慰汨罗”引出屈原的哀思,形成了对历史与个人感情的交织。

后半部分则通过“六度有为超梵业”强调了洪郎的修行与追求,表达了对心灵境界的渴望,而“龙蛇岁恶贤人逝”则将现实的无情与个人的逝去结合,揭示了对贤人离去的无奈与痛惜。最后以“心折风前薤露歌”结尾,强烈的情感呼应了全诗的悼念主题,深刻的表达了对失去的朋友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个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笔下翻翻注九河: 表达洪郎的知识渊博,能注解文学经典。
  2. 腹中空洞五车多: 反映内心的孤寂,虽然学识广博,但缺乏实质感。
  3. 麟经旨妙传洙泗: 含蓄赞美洪郎的才华,能够传承文化。
  4. 骚学词明慰汨罗: 引用屈原的文学,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5. 六度有为超梵业: 形容洪郎的修行与追求,超越世俗。
  6. 一心无累证禅那: 表现内心的宁静与修行的成果。
  7. 龙蛇岁恶贤人逝: 暗示社会动荡与贤人的逝去,令人感伤。
  8. 心折风前薤露歌: 以露水象征悲伤,表达对逝者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 “龙蛇岁恶”暗示社会混乱,反映时局的不安。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 “薤露”象征哀思,传达对逝者的追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洪庆善郎的悼念,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与内心的孤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河: 象征渊博的知识与文化。
  • 麟经: 代表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 洙泗: 文化的源泉,传承与历史的象征。
  • 薤露: 代表哀思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洪郎的学识比喻为哪条河流?

    • A. 长江
    • B. 九河
    • C. 黄河
  2. “六度”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六个朋友
    • B. 六种修行法门
    • C. 六个季节
  3. 诗中提到的“龙蛇岁恶”指的是什么?

    • A. 动物
    • B. 时局混乱
    • C. 笔法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庐山谣》中李白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逝者的思念,展现了不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葛立方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将自然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汇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