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立春》

时间: 2025-01-06 11:38:06

朝来煮菜往鞭牛,已觉江边雪意休。

习习东风收雨脚,暄暄晓日绽云头。

尊前未放梅花老,鬓上先看柳带柔。

及取春花时一醉,莫教沈瘦更清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来煮菜往鞭牛,已觉江边雪意休。
习习东风收雨脚,暄暄晓日绽云头。
尊前未放梅花老,鬓上先看柳带柔。
及取春花时一醉,莫教沈瘦更清秋。

白话文翻译:

今天早上我在煮菜,驱赶着牛,已经感觉到江边的雪意渐渐消退。
温暖的东风轻轻拂过,收起了雨水的痕迹,温暖的晨曦让云彩绽放。
酒杯前尚未放下梅花的老枝,鬓角却已先看到柔软的柳条。
等到春花盛开的时节,我要痛痛快快地喝一醉,不要让自己在秋天时显得更加消瘦。

注释:

  • 煮菜:指烹饪食物,表现出日常生活的平常。
  • 鞭牛:用鞭子驱赶牛,体现了农耕生活的场景。
  • 江边雪意休:江边的雪意已经消退,暗示春天的到来。
  • 习习东风:温暖的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未放梅花老:酒杯前还未放下的梅花,暗示酒中情趣。
  • 柳带柔:柔软的柳条,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春花时一醉:在春花盛开时畅饮,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珍惜。

典故解析:

“梅花”和“柳”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重生。梅花代表了坚韧和高洁,而柳则象征着温柔和生机。诗人在这里通过这两种植物,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彭老,字仲和,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温婉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人日立春》创作于立春之际,正值农忙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新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人日立春》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全诗以日常生活的细节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温暖的早晨场景。诗人从煮菜驱牛的平凡生活中,逐渐引入到春天的气息,生动地描绘出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意境。

诗中“习习东风收雨脚,暄暄晓日绽云头”两句,运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形成了春天的温暖与和煦的对比,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双重享受。同时,诗人通过“尊前未放梅花老,鬓上先看柳带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待,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最后两句“及取春花时一醉,莫教沈瘦更清秋”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春天的欢愉与对生命的珍惜。在这首诗中,侯彭老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来煮菜往鞭牛:描绘了一个清晨,诗人忙于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朴素的生活景象。
  2. 已觉江边雪意休:感受到春天的到来,雪意渐去,暗示着自然的变化。
  3. 习习东风收雨脚:春风带走了冬天的寒冷与雨水,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
  4. 暄暄晓日绽云头:晨曦温暖,阳光透过云层,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5. 尊前未放梅花老:酒杯前梅花还未放下,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6. 鬓上先看柳带柔:鬓发上看到柳树的柔软,暗含着春天的生机与温柔。
  7. 及取春花时一醉:期待在春花盛开的时节痛饮,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8. 莫教沈瘦更清秋:希望不要在秋天时显得更加消瘦,体现了对生命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习习东风”和“暄暄晓日”,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春风和阳光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代表着春天的希望。
  • :代表温柔与生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与生机。
  • :象征生活的美好与愉悦,表达对生活的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习习东风”的意思是?

    • A. 寒风
    • B. 温暖的东风
    • C. 暴风
  2. 诗人在春天想要做什么?

    • A. 享受清秋
    • B. 痛痛快快地喝酒
    • C. 继续工作
  3.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 A. 竹子
    • B. 梅花和柳
    • C. 决明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与《春晓》的清新自然和对春天的渴望相似,侯彭老的《人日立春》同样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两首诗都在春天的背景下,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但侯彭老的诗更加强调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