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时间: 2025-01-01 15:27:1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作者: 孙鲂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把笔临芳不自怡,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惊常调言多鄙,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千金方笑更难移。
狂歌狂醉犹堪羡,大拙当时是老时。
白话文翻译:
提笔面对这美好的花朵,却无心欣赏,写下的诗句急于表达我对春天的渴望。
我已惊觉常常的调子显得粗鄙,急忙高歌吟唱,心中愧疚自知。
绝世的贞操名声应更加珍重,千金的笑声更是难以转移。
纵使狂歌醉舞,仍然令人羡慕,然而当年大拙之举如今看来却是老朽。
注释:
- 把笔临芳: 摆弄笔墨,面对美丽的花朵。
- 促妖期: 迫切地想要写出诗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常调: 常用的调子,指的是平常的诗歌风格。
- 绝代贞名: 指的是无与伦比的贞洁名声。
- 狂歌狂醉: 指的是纵情歌唱和饮酒的放纵行为。
- 大拙: 指的是当时的笨拙,或是才能不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鲂,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备受推崇。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未开牡丹之际,与友人相约吟诗作乐,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及对自身诗才的自省。
诗歌鉴赏:
此诗以“未开牡丹”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期待。开篇“把笔临芳不自怡”,透露出一种急切和不安的心情,尽管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诗人却感到内心的惆怅。这种情感的对比,展示了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反思常用的诗句风格,感到有些平庸,急于摆脱这种状态,试图以高歌来提升境界,这反映了他对自身创作水平的不满与追求。最后两句则强调了一种人生哲学,尽管狂欢歌唱令人羡慕,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对贞洁名声的珍视与坚持,这种反思让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牡丹作为春天的代表,既象征着美丽与富贵,又隐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把笔临芳不自怡”:面对美丽的花朵,心中却无醉意。
- “首征章句促妖期”:急于写下诗句,渴望春天的到来。
- “已惊常调言多鄙”:意识到平常的诗句太过粗鄙。
- “遽捧高吟愧可知”:急忙高歌,内心充满愧疚。
- “绝代贞名应愈重”:对无与伦比的名声应更加珍惜。
- “千金方笑更难移”: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坚持。
- “狂歌狂醉犹堪羡”:尽管纵情歌舞令人羡慕。
- “大拙当时是老时”:昔日的笨拙,如今看来却显得老朽。
-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对比(如美与愁、狂欢与反思)、象征(牡丹象征美好时光)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自身创作水平的反思,探讨了人对美与价值的追求,以及在狂欢背后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牡丹: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富贵,同时也隐喻着岁月的流逝与珍惜。
- 笔: 代表诗人的创作与表达,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内心挣扎。
- 狂歌狂醉: 体现了人生的享乐与放纵,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富贵
- B. 悲伤与失落
- C. 战争与痛苦
-
诗人在诗中对自身的创作感到:
- A. 满意
- B. 不满
-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与孙鲂的作品,可以看到李白在表达自由与豪情时的奔放,而孙鲂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反思。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