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转徙身飘梗,淹留等系匏。
雁孤依远渚,鸠拙寄空巢。
寒日赬梨颊,清霜常橘包。
平生麴道士,岁晚欲深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和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描绘了漂泊不定的生活,孤雁栖息在远处的沙洲,鸠鸟寄身于空荡的巢穴,反映出孤独和无助的心境。寒冷的日子里,梨树的果实已经变得苍白,橘子树上覆盖着清霜,象征着困境与时光的流逝。最后,作者提到自己与道士的交情,表示在岁末时节希望能够与知己深入交往。
注释:
- 转徙:迁徙,移动。
- 淹留:停留,滞留。
- 系匏:用葫芦系住,意指借助自然物象表达人生的依附与寄托。
- 雁孤:孤独的雁,象征漂泊。
- 远渚:远处的沙洲或水边。
- 鸠拙:笨拙的鸠鸟,象征无奈和孤寂。
- 寄空巢:寄居在空荡的巢穴,表示失去家园。
- 寒日:寒冷的日子。
- 赬梨颊:苍白的梨果,暗示生活的困境。
- 清霜常橘包:橘树上覆盖着霜,象征收获的艰难。
- 平生:一生。
- 麴道士:一位酿酒的道士,象征生活中的知己。
- 岁晚:岁末,指一年快结束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居士,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曾多次抗争,但屡遭挫折。陆游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有细腻悠远的生活感悟。他的诗常常反映个人遭遇与历史命运的交织,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寓舍偶题》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个人遭遇风雨之际。陆游在岁末的寒冬中,寄情于自然景物,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和人际交往的渴望,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认真思考。
诗歌鉴赏:
《寓舍偶题》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情感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浓厚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思索。开篇的“转徙身飘梗,淹留等系匏”用简单的词汇描绘了一个漂泊不定的场景,象征着作者的生活境遇。接着,孤雁和笨拙的鸠鸟意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随着诗句的深入,寒日与清霜的描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梨果的苍白和橘子树的霜冻,正是对生活困境的真实写照。然而,在这种困境中,作者依然向往与道士的朋友深交,显示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渴求。整首诗在悲伤之中,透出一丝温暖的希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转徙身飘梗:描绘了自己漂泊不定的身影,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 淹留等系匏:暗示了生活的依附与无奈,似乎在等待一线生机。
- 雁孤依远渚:孤独的雁在遥远的水边栖息,象征孤单与失落。
- 鸠拙寄空巢:笨拙的鸠鸟寄居在空旷的巢穴,表明失去归属感。
- 寒日赬梨颊:寒冷的日子里,梨果苍白,象征生活的艰难。
- 清霜常橘包:橘树上覆盖着霜,暗示收获的艰难与生命的无常。
- 平生麴道士:提到与道士的交情,显示出对友谊与交流的期盼。
- 岁晚欲深交:岁末时分,希望能与知己深交,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漂泊比作自然的迁徙,形象生动。
- 拟人:孤雁与鸠鸟被赋予情感,增强了孤独感的真实。
- 对仗:诗歌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漂泊与孤独的主题展开,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在逆境中仍然希望与人深交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雁:象征孤独与漂泊。
- 空巢:代表失去归属感和依附的渴望。
- 寒日:象征困苦的生活境遇。
- 赬梨、橘包:代表生活的无常与艰难。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也与当时社会的动荡背景相对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转徙身飘梗”意指什么? A. 漂泊不定
B. 安定生活
C. 归乡
D. 工作繁忙 -
“鸠拙寄空巢”中的“空巢”象征什么? A. 富裕的家
B. 失去归属感
C. 朋友的家
D. 远方的故乡 -
诗中提到的道士代表什么? A. 朋友
B. 师长
C. 生活的支柱
D. 追求的目标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孤独和生活艰辛的感慨。
- 《夜泊牛津》(李白):描绘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寓舍偶题》的孤独感对比:李白在月光下的思乡情绪与陆游在寒冬中的孤独感相映成趣,二者都表现了深厚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