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书事》

时间: 2025-01-14 20:48:02

早涉人间足畏涂,一麾投老向江湖。

年光已上星星鬓,日力犹供急急符。

本自阳狂无藉在,更堪羸病不枝梧。

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居书事》
陆游 〔宋代〕
早涉人间足畏涂,一麾投老向江湖。
年光已上星星鬓,日力犹供急急符。
本自阳狂无藉在,更堪羸病不枝梧。
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人早已在世间走过许多艰辛,心中充满了对江湖生活的向往。而年华已逝,白发渐生,日子虽快,却仍需应对繁忙的事务。尽管他本是性情豪放的人,但如今身患羸弱,无法再展宏图。对于灭胡之志,感叹无人理解,泪水已流尽,心中对祖国的忧虑依旧萦绕。

注释:

  • 早涉:早早地走过、经历。
  • 畏涂:对世俗的道路感到畏惧。
  • :指挥、召唤的意思。
  • 星星鬓:形容头发渐白,如星星般稀疏。
  • 急急符:指紧急的文书或公文。
  • 阳狂:指性格外向、豪放。
  • 羸病:形容身体虚弱、多病。
  • 枝梧:指有支撑的地方,通常比喻事业发展。
  • 灭胡:指消灭外敌,恢复国家的意志。
  • 赤县图:指中国,含有对国家的热爱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陆游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常反映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官居书事》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感慨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早涉人间足畏涂,一麾投老向江湖。”,表现出诗人早年间的奋斗与对世俗的恐惧,向往自由的江湖生活。后文“年光已上星星鬓,日力犹供急急符。”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与责任,尽管如此,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对事业的渴望。

“本自阳狂无藉在,更堪羸病不枝梧。”展示了诗人在年轻时的豪放和如今的病弱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灭胡意气嗟谁许,泪尽神州赤县图。”,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感叹自己虽有壮志,但无人能理解与支持,流尽的泪水象征着对国家未来的无尽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也反映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涉人间足畏涂:早早地经历了世间的艰辛,令人感到畏惧。
  2. 一麾投老向江湖:随着年岁渐长,向往江湖的自由生活。
  3. 年光已上星星鬓:岁月已经在鬓发上留下白色痕迹。
  4. 日力犹供急急符:即使忙碌的日子仍需应对各种事务。
  5. 本自阳狂无藉在:原本性情豪放,如今却无依无靠。
  6. 更堪羸病不枝梧:加上身体羸弱,无法再有所作为。
  7. 灭胡意气嗟谁许:消灭外敌的志向却无人理解。
  8. 泪尽神州赤县图:对祖国未来的担忧和失望已流尽泪水。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年光已上星星鬓”用形象的比喻表达岁月的流逝;“灭胡意气嗟谁许”则用对仗的形式增强了情感的对比。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自由与放纵的生活。
  • 星星鬓: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急急符:象征繁忙的生活与责任。
  • 羸病:象征身体的虚弱与无力感。
  • 神州:象征祖国,寄托着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官居书事》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陆游
    • D. 白居易
  2. 诗中“灭胡意气嗟谁许”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 B. 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 C. 对友人的怀念
    • D. 对爱情的失落
  3. “年光已上星星鬓”中“星星鬓”指的是什么?

    • A. 头发白了
    • B. 眼神明亮
    • C. 心情愉悦
    • D. 年龄年轻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官居书事》与杜甫的《登高》均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陆游更多表达了对身世的无奈与感慨,而杜甫则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渗透出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