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王处士
松树当轩雪满池,
青山掩障碧纱幮。
鼠来案上常偷水,
鹤在床前亦看棋。
道士写将行气法,
家童授与步虚词。
世间有似君应少,
便乞从今作我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优雅的环境:松树在窗前,池塘被积雪覆盖,青山遮挡着碧色的纱帐。偶尔有老鼠在桌上偷水,鹤在床前静静观望着棋局。道士在写行气的法门,家里的小童正在教授步虚的歌辞。在世间像您这样的贤士实在是少见,因此我恳请您从今以后做我的老师。
注释:
- 松树:松树常作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
- 当轩:指在窗前。
- 碧纱幮:一种轻薄的纱帷,常用于装饰和遮挡。
- 鼠来案上常偷水:比喻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指生活的琐碎。
- 鹤在床前亦看棋:鹤是长寿的象征,表示宁静的生活。
- 道士写将行气法:道士指道教的修行者,行气法是修炼内功的法门。
- 家童:家中的小孩,通常是指侍奉的童子。
- 步虚词:步虚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词是教义或歌谣。
- 君应少:像您这样的贤士在世上应该是稀少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约750年-830年),字子安,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山水田园之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建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王处士的敬仰之情和希望向其学习的愿望。王处士是一位道士,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深厚的修为,王建希望通过这样的诗句表达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诗歌鉴赏:
《赠王处士》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静谧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王处士的敬仰。全诗围绕“山水田园”展开,描绘出一幅恬静而美丽的画面。开头的“松树当轩雪满池”,不仅描绘了冬日的景象,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青山与碧纱幮的交融,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鼠”和“鹤”赋予了生活中的小细节以生动的生命,老鼠的偷水与鹤的观棋,表现了平淡生活中的趣味与智慧。同时,道士的行气法与家童的步虚词则暗示了修道的艰辛与乐趣,体现了道教思想对生活的影响。
最后两句“世间有似君应少,便乞从今作我师”更是点明了诗的主旨,表达了对贤者的渴望与尊重,表现了王建对精神导师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清雅与深邃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树当轩雪满池:松树在窗前,雪覆盖了池塘,描绘出冬季的静谧景象。
- 青山掩障碧纱幮:青山遮挡着碧色的纱帐,增添了隐逸之美。
- 鼠来案上常偷水:生活中的琐碎情景,隐喻生活的细微之处。
- 鹤在床前亦看棋:鹤静静地看着棋局,象征着智慧与宁静。
- 道士写将行气法:道士在修炼,代表着追求内心平和与修身养性。
- 家童授与步虚词:小童在传授道教歌谣,展示道教文化的传承。
- 世间有似君应少:表达对王处士的赞美,认为他是难得的贤者。
- 便乞从今作我师:希望得到王处士的教导,表达对学习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冬季的景象比作一种宁静的心境。
- 拟人:鼠与鹤的行为赋予了生动的形象,表现生活趣味。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王处士的尊敬,以及对道教文化的认同。诗中流露出一种清淡、宁静的情感基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导师的渴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青山:象征稳重与庇护。
- 鹤:象征长寿与智慧。
- 道士:象征修行与内心的追求。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探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鼠”象征什么? a) 生活中的琐碎
b) 财富
c) 智慧 -
王建对王处士的称呼是什么?
a) 师父
b) 处士
c) 朋友 -
诗中哪些意象代表着长寿? a) 松树
b) 青山
c) 雪
答案:
- a) 生活中的琐碎
- b) 处士
- a) 松树 和 c) 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终南山》 (王维):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诗作,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 《饮酒》 (陶渊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隐逸的生活情趣。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与王建的《赠王处士》都是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前者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加突出对师长的敬仰和学习的渴望。两者都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赞美,但风格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清新淡雅,后者则更为直白深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