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时间: 2024-09-19 22:0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不肯楼边著画船。
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
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
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
结得清凉世界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愿在楼边停留画船,而是携带着诗酒在轻烟中飘荡。诗人描绘了湖面浪花溅起,似乎让人误以为是飞翔的白鹭;盛开的荷花和菡萏,红色的花朵像小莲一样藏匿其中。诗人感到清醒与醉意交织,仿佛召唤着那位吟唱的仙人。初秋的一片落叶,不要惊动了蝉鸣。白云在乡间飘荡,温柔而遥远,似乎连接着一个清凉的世界。
注释:
- 楼边:指临湖的楼阁旁边。
- 画船:画着图案的船,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风烟:烟雾缭绕的意境。
- 浪花溅白:形容浪花飞溅,如同白色的白鹭。
- 荷芰:荷花和菡萏,都是水生植物,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唤吟仙:呼唤吟唱的仙人,表达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 清凉世界缘:与清凉的世界相连接,表示渴望与自然的亲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著名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秋前夕,诗人身处西湖,正值初秋,感受到秋季的到来与自然的变化,因而写下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感悟。
诗歌鉴赏:
《思佳客》描绘了立秋前夕的西湖美景,诗人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依恋。诗的开头便以“不肯楼边著画船”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他不愿停留在楼边的画船上,而是选择在风烟中带着诗酒徜徉,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接着,湖面浪花飞溅,诗人巧妙地将浪花与白鹭相提并论,体现了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交融。
诗中的“荷芰藏红似小莲”描绘了湖中荷花与菡萏的盛开,暗喻着生活的美好与纯洁。诗人提到“醒醉梦,唤吟仙”,展现了他在诗酒之间的沉醉,恍若在梦中与仙人对话,表明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诗人以“白云乡里温柔远”收尾,传达了对自然的思念与向往,似乎在呼唤一种清凉的生活境界。
整首诗结构工整,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的美景之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肯楼边著画船:诗人不愿停留在楼边的画船上,暗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载将诗酒入风烟:携带着诗酒,融入烟雾缭绕的环境,表现诗人的洒脱。
- 浪花溅白疑飞鹭:浪花飞溅,形似白鹭,渲染出湖面动态之美。
- 荷芰藏红似小莲:盛开的荷花与菡萏,象征着纯洁与生命的美好。
- 醒醉梦,唤吟仙:交织的清醒与醉意,仿佛在与理想中的仙人对话。
- 先秋一叶莫惊蝉:初秋落叶,提醒人们不要打扰蝉鸣,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
- 白云乡里温柔远:白云在乡间轻柔地飘动,表达对自然的思念与向往。
- 结得清凉世界缘:与清凉的自然世界相连,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浪花比作飞鹭,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醒醉梦,唤吟仙”,使诗句更加和谐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船:象征优雅的生活与自由。
- 浪花:代表活力与生机,暗示自然的变化。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常与爱情和理想相连。
- 白云:象征宁静与远方,表现心灵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不肯停留在楼边的原因是?
A) 热爱画船
B) 向往自由
C) 对风烟的厌恶 -
“浪花溅白疑飞鹭”中,飞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活力
B) 诗人的理想
C) 自然的灵动 -
诗中提到的“白云乡里温柔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人际关系的疏远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通过水和月的意象,表达了思乡之情。
- 《静夜思》:以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思念之情,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诗词的语言艺术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