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朱陵观三首
作者: 张明中〔宋代〕
一雨丝丝弄小春,
物情何许旧还新。
青枫忽换红装束,
却笑松杉满面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场细雨轻轻洒落,仿佛在调动春天的气息,万物的情态在此刻显得既熟悉又新鲜。青枫树突然换上了红色的新装,而松树和杉树却依旧满身尘埃,仿佛在对此情景感到无奈。
注释:
字词注释:
- 丝丝:形容细雨的声音或状态。
- 小春:指春天,特别是早春时节。
- 物情:指自然万物及其情态。
- 青枫:指青色的枫树。
- 红装束:比喻枫树换上红色的叶子。
- 松杉:松树和杉树的统称。
典故解析:
- 朱陵观: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观景之地,寓意春天的景象,带有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明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为抒情自然,擅长描写四季变化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雨后自然界的变化,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雨为引子,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一雨丝丝弄小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轻柔,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物情何许旧还新”一句,展现了自然变化的奇妙——虽然是春天的重现,但每一年的春天都有其独特之处,仿佛在告诉人们自然的轮回和变化。
在后两句中,“青枫忽换红装束”用生动的形象表现了枫树的新叶,色彩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生机。而最后一句“却笑松杉满面尘”则用对比手法,呈现出松树和杉树的沉默与无奈,既突出了青枫的生机勃勃,又让人感受到春天中仍有不变的沉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雨丝丝弄小春:细雨如丝轻轻洒下,仿佛在唤醒春天的气息。
- 物情何许旧还新:大自然的景象在此刻显得既熟悉又新鲜,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青枫忽换红装束:青色的枫树突然换上了鲜艳的红叶,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却笑松杉满面尘:松树和杉树却依旧满身尘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生命的不同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春天的调动者。
- 对比:青枫与松杉的对比,强调生命的活力与沉闷。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自然界的轮回变化和生命的多样性,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春天的温柔,带来新生。
- 青枫:代表生命的力量与生机。
- 松杉:象征沉静与岁月的沉淀,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回归
B. 秋天的落叶
C. 夏天的酷热
D. 冬天的严寒 -
“青枫忽换红装束”中的“装束”指的是什么? A. 枫树的树干
B. 枫树的叶子
C. 枫树的根
D. 枫树的花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与人事的变迁。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人生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张明中的《题朱陵观三首》与李白的《静夜思》,二者在自然描写上均有独到之处,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细腻变化,而后者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