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时间: 2025-01-04 11:36:53

荒树凝烟,寒灯送夕,閒踪幽独无人识。

但愁明月尚窥人,几番照我惊头白。

怨比宵长,欢随梦寂,银屏十二沈消息。

惜花还自及花时,何须更乞花怜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树凝烟,寒灯送夕,閒踪幽独无人识。但愁明月尚窥人,几番照我惊头白。怨比宵长,欢随梦寂,银屏十二沈消息。惜花还自及花时,何须更乞花怜惜。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树木在烟雾中凝聚,寒冷的灯光送走了夕阳,闲散的足迹在幽静的夜里无人识别。只愁明亮的月亮仍然窥视着我,几次照耀得我满头白发。怨恨的时光似乎比夜更长,快乐随着梦境而寂灭,银屏上的十二张面孔沉寂无声。珍惜花时还不如把握当下,何必再去乞求花的怜惜。

注释

  • 荒树:指枯木或凋零的树,象征生命的无常和孤独。
  • 凝烟:烟雾弥漫,给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感。
  • 寒灯:指昏暗的灯光,营造出寒冷的氛围。
  • 闲踪:悠闲的步伐,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孤独的伴侣。
  • 银屏十二:可能指的是某种屏风或屏幕,上面有十二个面孔,象征着过去的回忆或失去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克文,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因其诗风清丽洒脱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踏莎行 其一》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我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的“荒树凝烟”通过形象的描绘,立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诗人用“寒灯送夕”暗示了岁月的流逝,温暖的灯光似乎无法驱散内心的寒冷。

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明月,明月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孤独,诗人愁苦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苍老。通过“几番照我惊头白”,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岁月的无奈,更增添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再者,诗中提到的“怨比宵长,欢随梦寂”,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快乐似乎总是短暂,随梦而逝。诗人对“银屏十二”的沉寂感到无奈,似乎在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

最终,诗的结尾“惜花还自及花时,何须更乞花怜惜”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他意识到与其向外界乞求不如把握当下,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的独特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荒树凝烟: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暗示生命的无常。
  2. 寒灯送夕:灯光昏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3. 閒踪幽独无人识:闲散的足迹在幽静的环境中,表达了孤独无助的情感。
  4. 但愁明月尚窥人:明亮的月亮仍然照耀着自己,暗示对过往的思索。
  5. 几番照我惊头白:几次照耀下,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苍老。
  6. 怨比宵长:怨恨的感觉似乎比夜晚更加漫长。
  7. 欢随梦寂:快乐随着梦境的消逝而消失。
  8. 银屏十二沈消息:沉默的面孔象征着失去的往昔。
  9. 惜花还自及花时: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
  10. 何须更乞花怜惜:不必再向外界乞求对美好的怜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思念的象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时间与情感赋予人的特征,使得孤独与怨恨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把握,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树:象征孤独和生命的无常。
  • 明月:代表思念与内心的忧愁。
  • 寒灯:象征孤寂与岁月的流逝。
  • 银屏:象征回忆与失去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意象? A. 荒树
    B. 明月
    C. 太阳
    D. 银屏

  2. 诗人通过“怨比宵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怨恨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3. “惜花还自及花时”这句的意思是? A. 珍惜当下的美好
    B. 追忆过去的时光
    C. 向外界乞求
    D. 对花的怜惜

答案

  1. C. 太阳
  2. B. 孤独与怨恨
  3. A. 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长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踏莎行 其一》:两首诗均涉及孤独与思念,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踏莎行 其一》则更多地探讨了对生命与时光的感慨。

粗略解读

《踏莎行 其一》通过孤独的意象与内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而《静夜思》则通过月亮的映照,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