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
时间: 2025-01-04 10:1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
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
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
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
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
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
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
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避暑山庄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描写了宽敞的御园,草木繁茂,环境静谧。游览时,诗人思念仁宗皇帝,感慨与孝宗皇帝的和谐。接着提到在桥山上斟酒的场景,玉殿前停着车马。罨画山的美景依然存在,修长的蛇形河流奔腾而过。鸟儿欢唱,欢迎客人到来,蟋蟀低语,诉说着秋天的繁忙。阶台上苔藓的纹理模糊,碑上的诗句和钗脚的印记依旧可见。皇帝的足迹依然令人怀念,心中情感向谁诉说?更想表达的,是对祖先的追思与感激。
注释
- 轩墀:指宽敞的台阶。
- 御园:皇家的园林。
- 游豫:游玩时的悠闲。
- 仁祖:指仁宗皇帝。
- 庥和:和谐相处。
- 逮孝孙:孝宗皇帝的称谓。
- 酹爵:斟酒。
- 玉馆:指华美的殿宇。
- 罨画山:山的名字,意为山的样貌如画。
- 阶篆:阶梯上的篆刻。
- 钗脚:指钗子的底部,象征着古代女性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乾隆皇帝(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统治时期长达六十年,是清朝的盛世之一。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乾隆年间,他在避暑山庄避暑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思念历史上的仁宗皇帝和孝宗皇帝。诗中不仅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也寄托了对祖先的怀念与感恩。
诗歌鉴赏
《避暑山庄》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诗,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以“轩墀敞御园”开篇,描绘出清幽的皇家园林,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草树的静谧,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沉思。接下来的游豫思仁祖,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仁宗、孝宗两位先皇的敬仰与怀念。
接下来的桥山酹爵,描绘了宴饮的场景,显示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随后的描写则通过罨画山的美景与修蛇的河流,展现了自然的流动与静谧的相互交融。诗中不仅有鸟语花香,还有蟋蟀的低吟,秋天的气息带来一种丰收的喜悦。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表明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对祖先的敬仰,使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与人生哲理,令人深思。整体来看,诗歌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历史思考,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理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轩墀敞御园:引入场景,描绘皇家园林的宽敞与清幽。
- 草树静高原:草木繁茂,环境宁静,表达自然的美好。
- 游豫思仁祖:游玩中思念仁宗,表现对历史的沉思。
- 庥和逮孝孙:提到孝宗,表现对后继者的期望。
- 桥山将酹爵:宴饮的场景,体现悠闲的生活。
- 玉馆此停辕:华美的殿宇,象征着皇权的尊荣。
- 罨画山容在:山的美景依旧,寓意着自然的永恒。
- 修蛇电影奔:蛇形河流的奔涌,生动地描绘自然的活力。
- 禽言欣客至:鸟儿的欢唱,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 蛩语诉秋繁:蟋蟀低语,传达秋天的丰收气息。
- 阶篆苔纹暗:阶梯上的苔藓,象征时间的流逝。
- 碑诗钗脚存:铭文与装饰,传承历史的痕迹。
- 圣踪犹可想:回忆先皇的伟大事迹,感叹历史的深远。
- 衷曲向谁论:内心的情感难以诉说,表现孤独感。
- 倍切乾乾志:表达对国家的抱负与期待。
- 虞孤覆载恩:感恩与怀念,寄托对祖先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罨画山”比喻山的美丽如画。
- 拟人:鸟儿欢唱、蟋蟀低语,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历史的追思,以及对祖先的感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墀:象征皇家富贵,描绘出宽敞的场景。
- 草树:自然的生命力,代表宁静与和谐。
- 桥山:饮酒的场所,象征悠闲的生活态度。
- 罨画山:美丽的自然风景,象征永恒之美。
- 禽言、蛩语:自然界的声音,代表生命的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仁祖”是指哪位皇帝? A) 乾隆
B) 康熙
C) 仁宗 -
“酹爵”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斟酒
B) 饮水
C) 唱歌 -
诗中提到的“罨画山”象征着什么? A) 画作
B) 美丽的自然
C) 历史遗迹
答案
- C) 仁宗
- A) 斟酒
- B) 美丽的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杜甫的《登高》
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时的忧愁与思考。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但《登高》更多地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避暑山庄》则显得更加悠闲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