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渡河谁道去,我重子云才。
鸿雁汀洲去,牛羊井落徕。
乍行初觉倦,暂语不能该。
日色看看暮,将归意复徊。
白话文翻译:
这条河谁说可以渡过呢?我却只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鸿雁在汀洲上飞去,牛羊在井边安静地吃草。
刚开始行走就觉得疲倦,聊了会儿天也无法继续。
夕阳渐渐西沉,我的归心又一次停滞不前。
注释:
- 渡河:渡过河流,这里暗指旅程的开始。
- 子云:指的是子云(即孔子的学生之一),在这里比喻自己年轻无知。
- 鸿雁:大雁,象征着迁徙与归去。
- 汀洲:水边的小洲。
- 乍行:刚开始行走。
- 倦:疲倦,疲劳。
- 日色:夕阳的光辉。
- 徊:徘徊,犹豫不决。
典故解析:
“子云”可能指的是孔子弟子,强调自己年轻无知,同时也可以引申为对比经典与自身经验的不足。鸿雁迁徙的意象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归宿,反映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1-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与律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旅途中所作,诗人感受到旅行的疲惫与归家的渴望,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内容上呈现了旅途中的思考与感受。开头的“渡河谁道去”,表达出一种无奈与不确定的情绪,暗示着出行的艰难。接下来的描绘鸿雁与牛羊的意象,则引导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田园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行走中感到的倦意,既是身体的疲惫,也是心灵的迷茫,表现出对归家的渴望与犹豫不决的心态。最后一句“将归意复徊”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面对归途和现实的选择中,难以做出决定。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旅途的艰辛和归属的渴望,展现了梅尧臣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渡河谁道去:表达出对旅途的不确定性,似乎在询问谁能指引方向。
- 我重子云才:自谦地表示自己仍是个初学者。
- 鸿雁汀洲去:描绘了自然景色,意在表现行旅的美好与孤独。
- 牛羊井落徕:牛羊安静,营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
- 乍行初觉倦:刚开始走就感到疲惫,暗示着旅途的艰辛。
- 暂语不能该:与人交谈却无法继续,显示出内心的迷茫。
- 日色看看暮:夕阳西下,暗示时间的流逝。
- 将归意复徊:对归家的渴望与犹豫交织,表现出情感的复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刚学走路的孩子,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疲惫与归家的渴望,体现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诗人用平和的笔调表达了对自我与归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渡河: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挑战。
- 鸿雁:代表着离别与归宿,承载着思乡之情。
- 牛羊:象征着安宁与富足的田园生活。
- 日色: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鸿雁”主要象征什么?
- A. 离别与归宿
- B. 天空
- C. 春天
-
诗人自谦地称自己为“子云”,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自信
- B. 年轻无知
- C. 学识渊博
-
最后一句“将归意复徊”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归心似箭
- B. 犹豫与迷茫
- C. 满足与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
- 梅尧臣的作品多表现个人的旅行与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与宁静。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王维的《鹿柴》以自然为背景,展现出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而梅尧臣则侧重于对归属的渴望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