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处士》

时间: 2025-01-04 07:49:01

闻尔閒于琴,寝处未尝辍。

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

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张处士
梅尧臣

闻尔闲于琴,寝处未尝辍。
抱之京师来,岂与工师列。
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
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闲暇时常弹琴,睡觉的地方也从未中断过。
你带着琴来到京城,难道能和工匠师傅们相提并论?
一奏起琴来,就如流水声般动听,指尖轻落,音符清脆悦耳。
既然你是林泉山水中的人,何必在尘世的车辙中烦恼呢?

注释:

  • 闻尔:听说你。
  • 闲于琴:闲暇时弹琴。
  • 寝处:睡觉的地方。
  • 岂与工师列:难道能和工匠师傅们相提并论?
  • 一奏流水声:一弹起琴来就像流水的声音。
  • 落指鸣决决:指尖轻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 林壑人:形容人如同山林中的隐士。
  • 尘土辙:尘世中的纷扰和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隐逸为题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是“江南诗派”的代表之一,与杜甫、王维齐名。

创作背景:

《赠张处士》写于宋代,张处士是梅尧臣的友人,诗中表现出对张处士隐逸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此诗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赠张处士》是一首典型的抒怀诗,表达了梅尧臣对友人张处士的钦佩与赞美。诗中通过对张处士弹琴的描写,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情怀。开篇“闻尔闲于琴”即揭示了张处士的身份,带着对友人的赞美,暗示其琴艺高超,生活闲适。接着提到“岂与工师列”,则将张处士与世俗工匠相对比,强调他的独特与高尚。

在音乐的描写上,“一奏流水声,落指鸣决决”形象地表现了琴声的优美与清脆,营造出一种如水流般的宁静氛围,体现了音乐能够带来的心灵慰藉和超脱尘世的感受。最后两句“既曰林壑人,安事尘土辙”,更是将诗歌的主题推向高潮,表明了张处士身为“林壑人”应有的超然态度,呼应了前面的闲适生活,表达对世俗纷扰的漠视。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展现了淡泊明志的士人情怀,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山水意境,体现了梅尧臣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尔闲于琴:听说你在闲暇时常弹琴,表现了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关注。
  2. 寝处未尝辍:睡觉的地方也从未中断过,暗示着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态度。
  3. 抱之京师来:你带着琴来到京城,暗示意图进京或在繁华之地保持自身的清静。
  4. 岂与工师列:难道能和工匠师傅们相提并论,强调张处士的独特与高尚。
  5. 一奏流水声:一弹起琴来,就如流水声般动听,描绘琴声的优美。
  6. 落指鸣决决:指尖轻落,音符清脆悦耳,增强了音乐的生动性。
  7. 既曰林壑人:既然你是山林中的人,表明张处士的隐逸身份。
  8. 安事尘土辙:何必在尘世的车辙中烦恼呢,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流水声,增强了音乐的意境。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琴声被赋予了生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扰的超脱,体现了梅尧臣对友人张处士的深厚情谊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与闲适的生活。
  • 流水声:象征自然的流动与宁静,代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
  • 林壑:象征隐逸的理想生活,代表远离尘世的清幽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梅尧臣
    D. 杜甫

  2. “岂与工师列”中“工师”指的是什么? A. 音乐家
    B. 工匠
    C. 书法家
    D. 画家

  3. 诗中提到的“流水声”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A. 大自然的景象
    B. 琴声的优美
    C. 人生的哲理
    D. 友情的深厚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by 李白
  • 《鹿柴》by 王维

诗词对比:

《赠张处士》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在主题上都有对隐逸生活的描绘。王维通过与幽人对酌的场景,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而梅尧臣则通过琴声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两首诗都反映了士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王维更侧重于场景描绘,梅尧臣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简明读本》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