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季野》

时间: 2025-01-14 08:36:41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吴季野
梅尧臣 〔宋代〕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赠言与离别之情。诗中说:“赠言一定要有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言语。强行说的话即使无益,又和秋天的虫鸣无异。你走蜀道艰难,却不厌烦轻便的车子。母亲去世尚未安葬,女儿长大仍未出门。谁能承担这样的重任,辛劳地在墙外徘徊。”

注释:

  • 赠言:指赠送的话语,表达祝福或告别。
  • :规范、规则。
  • 强言:强行说出的话。
  • 蜀道:指到达蜀地的艰难道路,常用来比喻艰难的旅程。
  • 治轻轩:指准备轻便的车子,方便行程。
  • 母殁:母亲去世。
  • 归土:安葬,归入土中。
  • 游墙藩:徘徊在墙外,比喻受阻或无所适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德裕,号梅溪,唐宋之交的文学家,曾任官职,诗风清新,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以其对景抒情的细腻见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朋友吴季野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人生的艰辛与离别的痛苦,反映了宋代人文环境的情感特征。

诗歌鉴赏:

《送吴季野》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开篇就以“赠言必有规”引出主题,强调言语的规范性和重要性,随后通过对比秋虫的喧闹,暗示强言无益,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深切感受。在对友人的关心中,诗人提到蜀道之艰难和母亲未归土的悲痛,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奈与困苦。诗的最后,发出感叹:“谁能力为此”,表达了诗人的无助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有着对友人的期许和祝福,也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家庭的牵挂,情感真挚而又深邃,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赠言需要有规范,没有规范就没有言语。

    • 这里强调沟通的礼仪与规范,表达了诗人对言辞的重视。
  2.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强行的言语若无帮助,和秋虫的鸣叫没有区别。

    • 这一句通过比喻强调了言语的无用,若不能解决问题,便是无意义的喧闹。
  3.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你走蜀道艰难,却不厌烦轻便的车子。

    • 这里表现出对友人行路艰辛的理解和关心,轻轩象征了对行程的便捷和舒适。
  4.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母亲去世尚未安葬,女儿长大仍未出门。

    • 诗人提到家庭中的变故,表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与牵挂。
  5.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谁能承担这样的重任,辛劳地在墙外徘徊。

    • 结尾的感叹,表达了对生计的无奈与困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秋虫的喧闹比喻无用的言语。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责任与离别的痛苦,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对家庭的牵挂。诗人在送别中感悟到生命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珍贵,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蜀道:象征艰难的旅程,人生的坎坷。
  2. 秋虫:代表无意义的喧闹,暗示生活中的无奈。
  3. 轻轩:象征对生活的追求与期盼,渴望轻松自在的旅途。
  4. 母殁、女长:家庭变故的象征,突显对亲情的珍视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蜀道”,它象征着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艰难的旅程
    C. 富饶的土地
    D. 繁华的城市

  2. “强言苟无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言辞要有帮助
    B. 言辞可以无所不能
    C. 言辞是多余的
    D. 言辞是美丽的

  3. 诗中提到的“母殁未归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母亲的思念
    B. 对家庭的责任感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友人的祝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
  • 《早发白帝城》:描绘了旅途的壮丽景色,与《送吴季野》的沉重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相关研究文献与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