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时间: 2025-01-19 17:36:46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杜甫 〔唐代〕

草堂堑西无树林,
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
与致溪边十亩阴。


白话文翻译

在我草堂的西边,没有树林,
除了你还有谁能见到我内心的幽静?
我听说桤木三年就能长得很大,
我想在溪边种下十亩的阴凉。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堂:指杜甫的草堂,表示其居住的地方。
  • :小沟,水流经过的地方。
  • 幽心:内心的幽静或隐秘的情感。
  • 桤木:一种落叶树,生长较快,常用于荫蔽。
  • 十亩阴:十亩地的阴凉处,意在描绘桤木生长后的庇荫效果。

典故解析

  • 少府:古代官职,负责管理田地和仓库。杜甫在此提到少府邕,可能是指与其有交情的人。
  • 桤木: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生机与庇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风格沉郁,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时期,他身处战乱之中,内心渴望宁静与安定,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甫所处环境的荒凉,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草堂堑西无树林”便展现了一幅贫瘠的图景,带有一种凄凉的气氛。而“非子谁复见幽心”则透露出诗人对知己的渴望,感叹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理解他内心的只有少数人。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他对桤木的向往,桤木是一种生长迅速的树木,表现了他对能带来阴凉的植物的希望。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中“十亩阴”的构想,传达了杜甫对生活安定、宁静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植物的渴望,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深沉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堂堑西无树林:描述杜甫的居住环境,暗示孤单和无助。
  2. 非子谁复见幽心:表达对知己的渴望,只有能理解他的人才能看到他内心的幽静。
  3. 饱闻桤木三年大:提及桤木生长快,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4. 与致溪边十亩阴:构想种植桤木,意在寻求阴凉与宁静。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韵律。
  • 比喻:桤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己的渴望,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代表生活的简陋与困境。
  • 桤木:象征生命力与庇荫的希望。
  • 阴凉: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桤木生长需要多少年?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十年

  2. 诗人对知己的渴望在诗中是通过什么方式表达的?
    A. 描绘环境
    B. 直接称呼
    C. 提及植物
    D. 感叹孤独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
  • 李白《静夜思》:展现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都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亲情或友谊的渴望,但前者更多地关注家庭情感,后者则侧重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相关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