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太湖》

时间: 2025-01-02 06:21:23

不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太湖
不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白话文翻译:

这诗的意思是:我并没有离开三州的地带,而苏州的水却是最多的。昔日有位和尚曾经讲述,今天我正好经过这里。失去国家的人难道就没有仇恨吗?渔夫们不再唱歌了。远处的洞庭山被一抹青翠的云雾笼罩,白云与青山融为一体。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跨:不跨越。
  • 三州地:指的是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地域。
  • 昔年:过去的年头。
  • 僧为说:和尚曾经说过。
  • 亡国:失去国家,指的是对国家沦亡的惋惜。
  • 渔人:渔夫,这里可能指代普通百姓。
  • 翠霭:青翠的雾气。
  • :相融。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亡国”可以联系到战乱时期,很多诗人常以此表达对国家沦亡的感慨,如杜甫的《春望》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约 1086-1156),字子云,号烟雨,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晚年隐居于山水之间,擅长山水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在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太湖的景色,表达对国家的思考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过太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诗的开头以地理概念引入,提到苏州的水,暗示着江南水乡的秀美,展现出自然之美。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却逐渐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亡国岂无恨”一句,直指失去国家的痛苦,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沉重感受。最后,诗人在描绘洞庭山的景色时,用“翠霭白云和”将自然美与情感结合,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忧思交织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自然景物与历史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引发对过往历史的回忆,提示我们要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说明诗人虽身处苏州,水流最盛之地。
  •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暗示曾经听闻和尚的教诲,此刻经过此地,感慨万千。
  •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表达对亡国之痛的反思,渔夫因悲伤不再歌唱,反映社会的悲哀。
  •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描绘自然美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宁静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翠霭”比作山间的雾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 对仗:如“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表现出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敏锐观察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湖: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源泉。
  • 渔人:代表着普通百姓,反映社会的苦难。
  • 洞庭山:象征着高远与宁静,结合诗人内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州地”指的是哪几个地方?

    • A. 北京、上海、广州
    • B. 江苏、浙江、安徽
    • C. 四川、云南、贵州
  2. 诗中“亡国岂无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失去国家的愤怒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渔民生活的赞美
  3. 诗中提到的“渔人”是什么象征?

    • A. 国家官员
    • B. 普通百姓
    • C. 文人墨客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翁卷的《过太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前者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社会,后者则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