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杜子野》

时间: 2025-01-04 12:55:06

千葩开欲休,独客思悠悠。

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

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

多少怀君意,莺声高树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葩开欲休,独客思悠悠。
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
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
多少怀君意,莺声高树头。

白话文翻译:

花儿盛开却欲凋谢,独自旅客思念无尽。
江水虽然将我们隔开,春风却不能与我同游。
几篇诗歌未能回信,一封信件重重寄回。
我对你的思念是多少,黄莺在高树上声声啼叫。

注释:

  • 千葩:许多花,象征春天的繁盛。
  • 独客:孤独的旅人,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 思悠悠:思念绵绵无尽,显现了深切的情感。
  • 江水能相隔:江水虽隔,却难以隔断相思之情。
  • 春风不共游:春风是温暖的象征,但无法与自己分享游乐的时光。
  • 数篇诗未答:写了几首诗,却没有得到回应。
  • 一幅信重收:一封信重寄,表现对联系的期待。
  • 怀君意:对君的思念之情。
  • 莺声高树头:黄莺在高树上鸣叫,象征着思念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野,号静庐,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多描写人生哲理与自然之美,风格清新淡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身世和情感经历有关。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反映出作者在孤独旅途中的感慨,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酬杜子野》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的佳作。全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的“千葩开欲休”,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更暗含了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江水能相隔,春风不共游”,则以江水和春风的对比,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孤独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无法相聚的惆怅。

诗中“数篇诗未答,一幅信重收”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的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来信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对友情的珍视。而最后一句“多少怀君意,莺声高树头”,以莺声作为结尾,既是自然的音律,也是诗人情感的呼应,寓意着思念的深刻和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葩开欲休:描绘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独客思悠悠:孤独的旅人,思念绵长,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江水能相隔:虽然江水将人隔开,但情感却没有距离。
  • 春风不共游:春风的温暖无法与自己分享,反映内心的失落。
  • 数篇诗未答:表达对友人没有回信的期待与失落。
  • 一幅信重收:信件的重寄意味着对联系的期待与重视。
  • 多少怀君意: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深情而切。
  • 莺声高树头:黄莺在树上鸣叫,象征着思念的声音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江水”与“春风”比喻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温暖。
  • 拟人:将春风与江水赋予情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葩:象征着繁盛与美好,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江水:象征距离与阻隔,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
  • 春风:寓意温暖与希望,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莺声:象征思念的声音,传递着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葩开欲休”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友人的思念
  2. “春风不共游”中的“春风”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的温暖
    • B. 孤独的心情
    • C. 自然的美好
  3. 诗中提到的“莺声”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声音
    • B. 思念的情感
    • C. 生命的欢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酬杜子野》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酬杜子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静夜思》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