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伯恭至湖上》
时间: 2025-01-19 15:5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伯恭至湖上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莫嫌鞭马踏春泥,
茶鼎诗整偶共携。
山色雨深看更好,
湖光烟接望远迷。
连天花絮飞将尽,
夹道蒲荷长欲齐。
官事得闲须洗眼,
蓬壶只在帝城西。
白话文翻译
不要嫌弃马在春泥中行走,
茶具与诗稿偶尔相携。
雨中的山色更显得美好,
湖面的烟雾让人迷失远望。
连天的花絮即将飞尽,
夹道的蒲荷也渐渐齐整。
公务得闲时应当洗洗眼,
蓬壶只在帝城的西边。
注释
- 莫嫌:不要嫌弃。
- 鞭马:驱赶马匹。
- 春泥:春天湿泥,暗指春雨。
- 茶鼎:指泡茶的器具。
- 山色雨深:指雨天山的颜色更显深沉。
- 湖光烟接:湖面与烟雾相接,形成迷离的景象。
- 连天花絮:形容天空中飞舞的花絮。
- 夹道蒲荷:两旁的蒲荷(荷花)长得齐整。
- 官事得闲:公务有空闲时。
- 蓬壶:道教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指代长生不老的境界。
- 帝城西:指的是京城的西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伯恭,号白石,宋代诗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与同时代的诗人交流频繁,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细腻,颇具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游湖时,正值春雨纷飞,反映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繁忙生活的厌倦与渴望闲适生活的心情。
诗歌鉴赏
《雨中伯恭至湖上》是一首描写春雨时节美景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诗人以“莫嫌鞭马踏春泥”直接表达了春天湿泥的情景,暗示出在这样天气中出行的烦恼,但同时又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说:在春日的泥泞中,何必在意眼前的困扰呢?
接下来的描写在自然景观中转换,山色因雨而显得更加浓郁,湖光与烟雾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深”和“迷”两个词,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陶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如幻的境地。最后几句则转向了人生哲学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闲暇生活的向往,尤其“官事得闲须洗眼”一句,意味深长,暗示着在繁忙生活中应有的反思与放松。
整首诗在平淡中见真情,借景抒怀,画面感强烈,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嫌鞭马踏春泥:强调在春天的泥泞中行走的必然性,鼓励人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小困扰。
- 茶鼎诗整偶共携:表达了与友人共享茶诗的美好时光,隐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山色雨深看更好:雨中的山色更加深邃,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与魅力。
- 湖光烟接望远迷:湖面与烟雾连接,形成一种迷离的美感,引人深思。
- 连天花絮飞将尽:暗示春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带有一丝惆怅。
- 夹道蒲荷长欲齐:描绘了两旁的蒲荷在春雨中蓬勃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 官事得闲须洗眼:表达了诗人对繁忙公务的厌倦,希望有空闲时光来放松心情。
- 蓬壶只在帝城西:提及理想的隐逸生活,暗示远离官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春泥”比喻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
- 拟人:赋予自然景色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山色雨深”与“湖光烟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繁忙官场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春雨中的湖光山色,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春天的困扰与生机,暗示生活中的不易。
- 茶鼎:象征文人雅趣与友谊的交流。
- 山色:代表自然的深邃与变化,体现景色的美。
- 湖光烟接:象征迷离的美感,暗示心灵的迷惘。
- 蒲荷:象征生命的旺盛与希望,展示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元吉的字是什么? A. 伯恭
B. 白石
C. 元吉
D. 以上都对 -
诗中提到的“蓬壶”指的是什么? A. 酒
B. 仙人居住的地方
C. 茶具
D. 春天的泥 -
诗人在诗中对什么表示厌倦? A. 朋友
B. 官场
C. 自然
D. 诗歌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 王维《山居秋暝》: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具有更深的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韩元吉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雨中伯恭至湖上》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