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得皋兰北,愁云一望赊。
野狐啼古堠,燐火照寒沙。
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
单于犹未灭,战士莫思家。
白话文翻译:
走出皋兰山的北边,远望愁云弥漫。
野狐在古老的堠道上啼叫,磷火照亮了寒冷的沙地。
身披铁甲,寒风刺骨,牙旗在斜雨中摇曳。
单于的势力尚未消灭,战士们不禁思念家乡。
注释:
- 皋兰:地名,指皋兰山,位于今甘肃省境内。
- 愁云:忧愁的云,形容心情沉重。
- 古堠:古老的堠道,堠是古代的防御工事。
- 燐火:磷火,发光的火,常用作夜间的照明。
- 铁甲:铠甲,士兵的防护装备。
- 牙旗:古代军队的旗帜,通常是用牙齿形状装饰。
- 单于:历史上匈奴的首领,象征敌人。
- 战士:士兵,指代保家卫国的军人。
典故解析:
“单于犹未灭”中的“单于”指的是匈奴的首领,历史上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背景。这一典故反映了当时战士们的忧虑与责任感,昭示战争未决,家国未安的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童轩,明代诗人,作品多以边塞为题材,描写战争、思乡等情感,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边疆多事之秋,诗人通过描绘战士的艰苦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出塞曲 其二》是童轩描写边塞生活的一首诗,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而又悲壮。诗的开头“出得皋兰北,愁云一望赊”描绘了诗人走出皋兰山后的情景,愁云的出现暗示了战士们心中的忧虑与不安。接下来,“野狐啼古堠”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凄凉与幽静,也反衬出战士们的孤独感。
“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则通过描绘士兵的装备与环境,传达出战斗的艰辛与压力。这里的“冷”字尤为重要,表现出寒冷的天气与士兵内心的冰冷,象征着战斗的残酷与无情。而“牙旗卷雨斜”则塑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展现出军队在风雨中艰难前行的决心。
最后一句“单于犹未灭,战士莫思家”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战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敌人的愤懑。整体来看,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得皋兰北:走出皋兰山的北面,表明离开了故乡的安全地带。
- 愁云一望赊:远望愁云,心中沉重,暗示着战争的阴影。
- 野狐啼古堠:描绘边塞的荒凉,野狐的啼叫增添了凄清感。
- 燐火照寒沙:磷火的微光照亮了寒冷的沙地,象征着夜晚的孤独。
- 铁甲披风冷:身披铁甲,感受到寒风刺骨,体现了战斗的艰难。
- 牙旗卷雨斜:旗帜在斜雨中飘扬,表现出军队的坚定与不屈。
- 单于犹未灭:敌人尚未被消灭,战争仍在继续。
- 战士莫思家:战士们无暇思念家乡,表明对国家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如“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愁云”、“野狐”、“铁甲”等意象,营造出悲壮的氛围。
- 拟人:如“啼古堠”,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战士生活,表现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反映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士兵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云:象征忧虑和悲伤。
- 野狐:代表孤独与荒凉。
- 铁甲:象征战士的勇敢与坚定。
- 牙旗:象征军队的荣耀与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汉武帝
- B. 匈奴首领
- C. 唐太宗
- D. 曹操
-
诗中的“愁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虑
- C. 愤怒
- D. 期待
-
“铁甲披风冷”中“冷”字的含义是?
- A. 温暖
- B. 寒冷
- C. 伤心
- D. 欢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与战士的情感,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思念。两者都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但童轩的诗更加强调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 - 该书收录了多位明代诗人的作品及生平。
- 《古诗词鉴赏》 - 对古典诗词的解析与品评。
- 《中国历史与文化》 - 介绍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