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题叶小鸾眉子砚拓本》

时间: 2024-09-19 20:54:08

半弯眉子被云遮。

柳乍舒芽。

绿窗绣罢并头花。

还向灯前题锦句,寒逗轻纱。

一片碎琼霞。

几寸尘沙。

菩提明镜本无瑕。

闲倚阑干重拂拭,月也横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卖花声 题叶小鸾眉子砚拓本
作者: 翁瑞恩 〔清代〕

半弯眉子被云遮。
柳乍舒芽。
绿窗绣罢并头花。
还向灯前题锦句,
寒逗轻纱。
一片碎琼霞。
几寸尘沙。
菩提明镜本无瑕。
闲倚阑干重拂拭,
月也横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柔的春日景象,半弯的眉子被云雾遮掩,柳树刚刚开始发芽。窗前绿意盎然,花儿绣完后并头绽放。她在灯前写下华美的诗句,轻纱飘荡,仿佛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天空中碎片般的彩霞映照着几寸尘土,菩提树的明镜本无瑕疵。她闲倚在栏杆上,轻轻拂去尘埃,此时的月亮也斜挂在天边。

注释:

  • 眉子: 这里指的是“眉”,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 突然、刚刚的意思。
  • 绿窗: 绿意盎然的窗户,象征春天的生机。
  • 锦句: 美好的诗句。
  • 菩提: 指菩提树,象征智慧与宁静。
  • 明镜本无瑕: 比喻心中清明,不受尘埃污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瑞恩,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风格细腻优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表现出一种闲适而清新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卖花声》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通过“半弯眉子被云遮”的描写,勾勒出女子的柔美与春天的神秘感。诗中“柳乍舒芽”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延续与再生。

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将视角逐渐引向室内,绿窗前的花儿绣罢,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繁忙与美好交织。在灯前题写锦句,表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也让人感受到一丝孤独与思考。寒风中轻纱飘动,既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象征着诗人心中那份轻盈与梦幻。

最后两句“闲倚阑干重拂拭,月也横斜”,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宁静场景,更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蕴藏着对生活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悠然的气息,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弯眉子被云遮: 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弯月,被云彩轻轻遮挡,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柳乍舒芽: 柳树刚刚发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3. 绿窗绣罢并头花: 绿窗外的花已经绣成,展现了春天的美景。
  4. 还向灯前题锦句: 在灯下写下华丽的诗句,表现出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5. 寒逗轻纱: 轻纱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6. 一片碎琼霞: 天空中的彩霞仿佛是碎片般的美丽。
  7. 几寸尘沙: 细小的尘土,象征生活中的微小烦恼与琐事。
  8. 菩提明镜本无瑕: 形容内心清明,不受外物干扰。
  9. 闲倚阑干重拂拭: 闲适地倚靠在栏杆上,轻轻拂去尘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10. 月也横斜: 月亮斜挂在天边,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菩提明镜本无瑕”比喻内心的纯净。
  • 拟人: “柳乍舒芽”让柳树有了生命的气息。
  • 对仗: “闲倚阑干重拂拭,月也横斜”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眉子: 代表女性之美,象征柔情。
  • : 象征春天与生机。
  • : 代表美好的事物与生活的色彩。
  • : 象征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 代表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乍舒芽”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繁茂
    • D. 冬天的寒冷
  2. “闲倚阑干重拂拭”中“重”字的意思是?

    • A. 轻松
    • B. 反复
    • C. 重要
    • D. 沉重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清明?

    • A. 柳
    • B. 菩提明镜
    • C. 花
    • D. 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是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但《卖花声》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女性之美,而《静夜思》则在探讨思乡与孤独。两者都采用了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