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友人楼酌》

时间: 2025-01-19 20:02:06

浮云漂泊共天涯,几度重阳不在家。

芋栗故园怜客梦,茱萸他日忆京华。

孤怀秋尽伤裘敝,老态风前任帽斜。

却笑流光催白发,休将佳节负黄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浮云漂泊共天涯,几度重阳不在家。
芋栗故园怜客梦,茱萸他日忆京华。
孤怀秋尽伤裘敝,老态风前任帽斜。
却笑流光催白发,休将佳节负黄花。

白话文翻译:

浮云在天际漂泊,我也随之漂泊,已经好几次重阳节都不能回家。
对故乡的芋头和栗子感到怜惜,明年的重阳节我会想起京城的茱萸。
孤独的心情在秋末时分更加沉重,旧衣服已经破旧,任凭帽子在风中歪斜。
我只能笑着面对光阴催促我的白发,不要辜负这个佳节与黄花的美好。

注释:

  • 浮云:象征漂泊不定的生活。
  • 重阳: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节日。
  • 芋栗:指故乡的特产,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 茱萸:重阳节时佩戴的植物,象征思念和祝福。
  • 孤怀:孤独的心情。
  • 裘敝:指衣服破旧,象征生活的艰辛。
  • 流光:指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古代民俗,寓意长寿,重阳节是登高、赏菊、饮酒的日子。
  • 茱萸:古人习惯在重阳节佩戴,寓意避邪保平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云霄,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重阳佳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九日同友人楼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的“浮云漂泊共天涯”便生动地传达了漂泊不定的心情,紧接着对重阳节的提及,既是对节日的叙述,也是对个人身世的反思。诗中“芋栗故园怜客梦”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食物在此不仅是生理上的需求,更是心灵上的寄托。“茱萸他日忆京华”暗示着对往昔的怀念,京华象征着繁华与美好,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后面的句子则逐渐向生活的现实回归,“孤怀秋尽伤裘敝”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个人的失落,衣物的破旧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时间在不经意间带走了年轻与活力。最后两句以“却笑流光催白发”收尾,诗人虽然感到时光匆匆、白发渐生,但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不愿辜负生活的美好与节日的欢愉。这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贯穿全诗,令人倍感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浮云漂泊共天涯:诗人以浮云比喻自己的漂泊,表明身在异乡的孤独感。
  2. 几度重阳不在家:强调重阳节的传统意义与自己无法回归的遗憾。
  3. 芋栗故园怜客梦:故乡的美味让人不禁想念,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
  4. 茱萸他日忆京华:茱萸的意象引发对往昔美好记忆的追忆。
  5. 孤怀秋尽伤裘敝:季节的变换带来孤独感,衣物的破旧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6. 老态风前任帽斜:面对风的吹拂,任由帽子歪斜,反映出对生活的无奈。
  7. 却笑流光催白发:虽有白发,但依然笑对生活,表现出乐观态度。
  8. 休将佳节负黄花:呼应佳节,不愿辜负生活中的美好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人生的漂泊,生动形象。
  • 对仗:如“孤怀秋尽”与“老态风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流光被拟人化,赋予时间以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漂泊与无定。
  • 重阳:节日、团圆、长寿的象征。
  • 芋栗:故乡的味道与亲情的寄托。
  • 茱萸:传统文化中的避邪符号,象征美好祝愿。
  • :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黄花:象征重阳节的菊花,寓意长寿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浮云”象征什么?

    • A. 漂泊与无定
    • B. 美好与希望
    • C. 历史与传统
      答案:A
  2. 重阳节的传统意象是?

    • A. 醉酒
    • B. 登高
    • C. 吃月饼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芋栗”象征?

    • A. 生命力
    • B. 乡愁与亲情
    • C. 亲密关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表现。
  • 杜牧的《秋夕》则聚焦于秋天的景象,表现了更为浓烈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邱云霄研究》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