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时间: 2025-01-08 22:3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最高楼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花柳市,转眼见秋光。
游兴不寻常。
波心菰叶沉云黑,
风中莲子落衣香。
约同人,张翠幕,
宴高阳。
泠泠处子猷堂上竹。
萧萧处陶潜径里菊。
须相对,莫相忘。
桃花扇举笙方奏,
泥金带缓曲初长。
尽流连,诗警策,
酒颠狂。
白话文翻译:
在花柳繁盛的市场,转眼间就见到了秋天的景色。
游玩的兴致与往常不同。
波面上芦苇的叶子沉沉地倒映在阴沉的云中,
风中莲子的香气飘荡在衣袍上。
约好朋友,一起搭起翠色的帐幕,
在高阳下宴饮。
清清的竹声在女儿的书堂上响起,
萧萧的菊花在陶渊明的幽径中摇曳。
必须面对面畅谈,绝不可相忘。
桃花扇举起,笙声悠扬,
泥金带上的曲调缓缓开始绵长。
尽情流连,诗酒相伴,
在酒中尽情狂欢。
注释:
- 花柳市:指的是繁华的集市,花柳代表了盛开的花和美丽的柳树,象征着繁荣的景象。
- 游兴不寻常:指游玩的兴致不同于往日,带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 波心菰叶:波面上的芦苇叶,描绘了秋天的凋零景象。
- 桃花扇:出自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作乐,桃花象征着美丽与春天的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情的深刻洞察。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常聚集于高阳之下,宴饮作诗,享受生活的乐趣。
诗歌鉴赏:
《最高楼》是一首描绘秋日游兴的诗作,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际交往,营造出一种悠闲恬淡的氛围。诗中开篇以“花柳市,转眼见秋光”引入,描绘了时节变化之快,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感慨。接着通过“游兴不寻常”引出主旨,表明在这秋天的游玩中,心情有所不同。
在意象的描绘上,诗中“波心菰叶沉云黑”与“风中莲子落衣香”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展现了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气息。此时的聚会则通过“约同人,张翠幕”表现出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恰如其分地渲染了人文情怀。尤其是“须相对,莫相忘”一句,展现了人际间的珍视与情谊。
后半部分通过“桃花扇举笙方奏,泥金带缓曲初长”描绘聚会的欢乐场景,将整个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诗人在酒中尽情流连,表现出对当下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最高楼》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诗,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柳市,转眼见秋光:描绘繁华的市场与秋季的到来,感慨时间的流逝。
- 游兴不寻常:心情与往日不同,暗示即将发生的故事。
- 波心菰叶沉云黑:水面上芦苇的倒影,呈现出阴郁的秋天。
- 风中莲子落衣香:莲子的香气在风中飘散,生动地描绘了秋意。
- 约同人,张翠幕:约朋友聚会,搭起帐篷,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泠泠处子猷堂上竹:竹声清脆,设置了宴会的场景。
- 萧萧处陶潜径里菊:陶渊明所爱之菊,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须相对,莫相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
- 桃花扇举笙方奏:桃花扇与笙乐的结合,描绘了宴会的乐趣。
- 泥金带缓曲初长:音乐的缓缓展开,营造出优雅的氛围。
- 尽流连,诗警策,酒颠狂:诗人与友人们在美酒与诗歌中尽情享受,表现出一种狂欢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波心菰叶”比喻秋天的景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风中莲子落衣香”。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游玩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享受。诗人在此情境中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柳:象征着繁华和美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秋光:暗示时间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忧伤。
- 菰叶、莲子:代表自然的变化与丰收,寓意生活的丰富多彩。
- 桃花扇:象征着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与风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柳市”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繁华的集市
B. 荒凉的乡村
C. 破旧的房屋 -
诗中提到的“须相对,莫相忘”强调了什么? A. 紧密的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物质的享受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生活的享受
答案:
- A
- A
- AB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陆求可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陆求可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陆求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