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烛诗 萧衍 〔南北朝〕
堂中绮罗人。 席上歌舞儿。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白话文翻译:
在大厅里,穿着华丽的人们。 在宴席上,表演歌舞的孩子们。 等待我的光芒闪耀。 为你们照亮参差不齐的景象。
注释:
- 绮罗人:指穿着华丽的人。
- 歌舞儿:指表演歌舞的孩子们。
- 泛滟:光芒闪耀的样子。
- 参差:不整齐,不一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多有诗文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咏物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萧衍在宴会场合所作,通过咏烛来表达对宴会氛围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咏烛诗》以烛光为媒介,巧妙地将宴会的繁华与烛光的温暖相结合。诗中“堂中绮罗人”与“席上歌舞儿”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面,而“待我光泛滟”则赋予了烛光以生命,仿佛它也在期待着照亮这一刻的辉煌。最后一句“为君照参差”则寓意着烛光不仅照亮了宴会的每一个角落,也照见了人心的复杂与多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烛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中绮罗人”:描绘了宴会中穿着华丽的人们,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
- “席上歌舞儿”: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歌舞表演,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 “待我光泛滟”:将烛光拟人化,表达了烛光期待照亮宴会的愿望。
- “为君照参差”:烛光照亮了宴会的每一个角落,也隐喻了照见人心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烛光拟人化,赋予其期待和愿望。
- 比喻:用“泛滟”形容烛光的光芒,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烛光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罗人:华丽的服饰,象征着宴会的高贵与奢华。
- 歌舞儿:歌舞表演,象征着宴会的欢乐与热闹。
- 泛滟:烛光的光芒,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绮罗人”指的是什么? A. 穿着华丽的人 B. 表演歌舞的孩子们 C. 宴会的主人 D. 烛光 答案:A
-
诗中“泛滟”形容的是什么? A. 烛光 B. 宴会 C. 歌舞 D. 人心 答案:A
-
诗的最后一句“为君照参差”寓意着什么? A. 烛光照亮了宴会的每一个角落 B. 烛光照见了人心的复杂与多变 C. 烛光期待照亮宴会 D. 烛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萧衍的《咏烛诗》更注重对宴会氛围的描绘和对光明的赞美。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萧衍的《咏烛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非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朝诗选》:收录了南朝时期的诗歌作品,包括萧衍的诗作。
- 《古诗源》:一本收录了从先秦到隋代的诗歌选集,有助于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