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
时间: 2024-12-29 21:07: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三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纨素尘昏泪墨干。
袖中书字已三年。
凭阑枉送伤春目,
满路风花不耐看。
归信断,见时难。
卷衣深坐拊琴叹。
销魂又到黄昏后,
一尺帘波漾暮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满怀忧愁的人,泪水沾湿了丝绸,墨水也干涸了。袖中藏着的字迹,已经写了整整三年。站在栏杆边无奈地送走那伤感的春天,满路的风花实在让人不忍直视。归信已经断绝,见面却很困难。卷起衣服,深坐下来抚琴叹息。魂魄再次被黄昏所掳走,一尺的帘子轻轻荡漾着寒意。
注释:
- 纨素:指丝绸,象征着柔美和脆弱。
- 尘昏:灰尘弥漫,形容环境的凄凉。
- 泪墨:泪水与墨水,这里暗指伤感与创作的结合。
- 凭阑:依靠栏杆,表达孤独与无奈。
- 伤春:对春天的感伤,春天常被用来象征美好与希望。
- 归信断:指与他人的联系断绝,感情的失落。
- 拊琴叹:抚琴叹息,音乐是情感的寄托。
- 销魂:形容心神失去,沉迷于忧伤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岸登,清代诗人,其诗风多以细腻、忧伤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情感深陷困境之时,反映了作者对逝去时光与美好事物的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伤感。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三》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述,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春天的无奈与哀伤。开篇即以“纨素尘昏泪墨干”勾勒出一种荒凉的气氛,泪水与墨迹的结合暗示了内心的悲伤与创作的无奈。接下来的“凭阑枉送伤春目”,诗人站在栏杆旁,无法释怀对春天的思念,伤感之情愈加沉重。随着“满路风花不耐看”,景物虽美,却因诗人的悲伤而变得难以忍受。诗中多次出现的孤独与无奈感,尤其在“归信断,见时难”中达到了高潮,表达了与他人情感的隔绝与难以相见的痛苦。最后以“销魂又到黄昏后”结尾,黄昏的意象不仅暗示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惆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纨素尘昏泪墨干”:描绘出诗人因伤感而泪流满面,墨迹因时间而干涸,象征着创作的无力。
- “袖中书字已三年”:说明诗人在长时间内心情未能平复,字迹已久,暗示持续的思念与痛苦。
- “凭阑枉送伤春目”: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无奈,衬托出孤独的情感。
- “满路风花不耐看”:美好事物在心中已变得难以忍受,反映内心的痛苦。
- “归信断,见时难”:感情的断绝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卷衣深坐拊琴叹”:通过音乐寄托情感,表现内心的沉重。
- “销魂又到黄昏后”:黄昏象征着结束,诗人的魂魄在此刻再次被悲伤所笼罩。
- “一尺帘波漾暮寒”:细腻的自然描写,帘子轻波荡漾,映衬出冷清的暮色与内心的孤寂。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美好春天与内心伤感的对比,突显诗人心境的变化。
- 象征:用黄昏、风花等自然意象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主题思想: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情感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纨素:象征柔软和脆弱,暗示内心的敏感。
- 泪墨:泪水与墨水的结合,暗示情感的创作与内心的挣扎。
- 风花:美好的自然景象,却因诗人的心情而显得刺眼。
- 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纨素尘昏”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平静
- D. 愤怒
-
“凭阑枉送伤春目”中的“凭阑”是什么意思?
- A. 站在栏杆旁
- B. 坐在椅子上
- C. 行走在路上
- D. 依靠着树木
-
诗中“归信断,见时难”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感情的甜蜜
- B. 感情的失落
- C. 感情的紧密
- D. 感情的快乐
答案:
- B (悲伤)
- A (站在栏杆旁)
- B (感情的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
- 《长恨歌》 - 白居易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惋惜,但更加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周岸登的《鹧鸪天 其三》则更突出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内心的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相关论文与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