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57:26

天涯芳草就萋萋,流水无声夕鴂啼。

何事戍楼鸣画角,却教边马又悲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四首 其三 林则徐 〔清代〕 天涯芳草就萋萋,流水无声夕鴂啼。 何事戍楼鸣画角,却教边马又悲嘶。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天边,芳草茂盛,绿意盎然;无声的流水伴随着傍晚鴂鸟的啼叫。 不知为何,戍楼的画角突然鸣响,使得边疆的马儿再次发出悲鸣。

注释:

  •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夕鴂啼:傍晚时分鴂鸟的啼叫。鴂,一种鸟。
  • 戍楼:边防的瞭望楼。
  • 画角:古代军中用以传令的乐器,形似角,常用于军中报时或警戒。
  • 边马:边疆的马匹,这里指战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号少穆,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他以禁烟抗英闻名于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诗作多反映其政治抱负和时代背景,风格沉郁顿挫,富有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则徐在边疆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中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疆的秋景为背景,通过“天涯芳草”、“流水无声”、“夕鴂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的“戍楼鸣画角”和“边马悲嘶”更是直接表达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和诗人内心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林则徐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芳草就萋萋”:描绘了边疆遥远之地芳草茂盛的景象,寓意边疆虽远,但仍有生机。
  • “流水无声夕鴂啼”:流水无声,夕鴂啼叫,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暗示边疆的宁静被打破。
  • “何事戍楼鸣画角”:戍楼上的画角突然鸣响,引发疑问,暗示有紧急情况发生。
  • “却教边马又悲嘶”:边马的悲嘶,表达了战事的紧张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拟人:“流水无声”、“夕鴂啼”、“边马悲嘶”等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天涯芳草”与“流水无声”,“戍楼鸣画角”与“边马悲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边疆战事的关切。诗中的孤寂凄凉氛围和紧张的战事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体现了其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意象分析:

  • 天涯芳草:象征边疆的遥远和生机。
  • 流水无声:象征边疆的宁静和孤寂。
  • 夕鴂啼:象征边疆的宁静被打破。
  • 戍楼鸣画角:象征战事的紧张和紧急情况。
  • 边马悲嘶:象征战事的紧张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涯芳草”象征什么? A. 边疆的遥远和生机 B. 边疆的宁静和孤寂 C. 战事的紧张和紧急情况 D. 诗人内心的忧虑

  2. “戍楼鸣画角”暗示了什么? A. 边疆的宁静和孤寂 B. 战事的紧张和紧急情况 C. 诗人内心的忧虑 D. 边疆的遥远和生机

  3. 诗中的“边马悲嘶”表达了什么? A. 边疆的宁静和孤寂 B. 战事的紧张和紧急情况 C. 诗人内心的忧虑 D. 边疆的遥远和生机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林则徐的其他边塞诗作,如《塞上曲》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边疆诗作的风格和主题。
  • 其他清代诗人的边塞诗作,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等,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林则徐的《秋怀四首》与其他清代诗人的边塞诗作进行对比,如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可以发现不同诗人对边疆景象的不同描绘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林则徐全集》:收录了林则徐的全部诗作,可以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
  • 《清代边塞诗研究》:对清代边塞诗进行系统研究的书籍,有助于深入理解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