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楞严 洪咨夔 〔宋代〕
人人有路證无还,一念才差隔万山。 识得吾儒无妄卦,筏城长语尽须删。
白话文翻译:
每个人都有通向真理的道路,但一旦念头稍有偏差,就会隔绝于万重山之外。 如果能够理解儒家中的“无妄卦”,那么筏城的长篇大论都可以删去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證无还:指通向真理的道路,不可回头。
- 一念才差:指念头稍有偏差。
- 隔万山:比喻极大的障碍或距离。
- 无妄卦:《易经》中的一个卦象,代表真实无妄、不虚伪。
- 筏城长语:指冗长繁琐的论述。
典故解析:
- 无妄卦:出自《易经》,象征真实无妄,不虚伪,强调正直和真诚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儒家思想和哲学思考,风格深沉内敛。此诗通过对《楞严经》的阅读,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深刻理解和对儒家思想的认同。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深入研读《楞严经》后,结合儒家思想,对人生道路和真理追求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追求真理的艰难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性。首句“人人有路證无还”,指出了每个人都有通向真理的可能,但这条路是不可回头的。次句“一念才差隔万山”,强调了念头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巨大的障碍。后两句通过“无妄卦”的引用,表明了儒家思想中的真实无妄对于理解真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批评了冗长繁琐的论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真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人有路證无还”:每个人都有通向真理的道路,但这条路是不可回头的,强调了追求真理的决心和不可逆性。
- “一念才差隔万山”:念头的微小偏差可能导致巨大的障碍,比喻了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 “识得吾儒无妄卦”:如果能够理解儒家中的“无妄卦”,即真实无妄的思想,这对于理解真理至关重要。
- “筏城长语尽须删”:冗长繁琐的论述都可以删去,强调了简洁和真实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一念才差隔万山”中,用“隔万山”比喻巨大的障碍。
- 引用:“无妄卦”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真理的艰难和儒家思想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念头的微小偏差和巨大的障碍,强调了正直和真诚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證无还”:通向真理的道路,不可回头。
- “一念才差”:念头的微小偏差。
- “隔万山”:巨大的障碍或距离。
- “无妄卦”:真实无妄的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念才差隔万山”中的“隔万山”比喻了什么? A. 巨大的障碍 B. 美丽的风景 C. 遥远的路程 D. 深厚的友谊
-
诗中提到的“无妄卦”出自哪部经典? A. 《诗经》 B. 《易经》 C. 《论语》 D. 《孟子》
-
诗的最后一句“筏城长语尽须删”表达了什么? A. 对冗长论述的赞赏 B. 对简洁论述的追求 C. 对复杂论述的困惑 D. 对短小论述的忽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论语》中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正直和真诚。
诗词对比:
- 与《楞严经》中的佛教思想对比,展示儒家和佛教在追求真理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易经》:了解“无妄卦”的详细含义。
- 《楞严经》:深入理解佛教的真理追求。
- 《论语》:进一步了解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