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楚湘旧俗》
时间: 2025-01-17 08:42: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楚湘旧俗 张榘 〔宋代〕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白话文翻译:
楚湘一带的旧习俗,记得是包裹黍子投入水中,以缅怀忠臣的气节。谁能像汨罗江的千丈雪一样,洗净那些离别的哀愁。孩子们手臂上缠着红丝,这美好的故事每年都在讲述。龙舟竞渡时,人们举旗击鼓,显得骄纵而劣质。谁会想到词人的风流,怀念起家中摆放的菖蒲和桃柳。品味音乐中的雅致乐趣,怎比得上往年的欢乐。在青杏园林中,举杯饮酒,正是为了浇灭心中的凄凉。南风应该能理解,吹散你衣袖上的忧愁。
注释:
- 包黍沈流:指端午节投粽子入水,以纪念屈原。
- 汨罗千丈雪:比喻汨罗江的水,象征屈原的清白。
- 红丝缠臂:端午节习俗,用红丝线缠在手臂上,以求平安。
- 搴旗捶鼓:指龙舟竞渡时的热闹场面。
- 嚼徵含商:指品味音乐,徵和商是中国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
- 南薰:指南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温暖和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忠臣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诗人通过回忆楚湘旧俗,表达对屈原的缅怀和对传统节日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楚湘旧俗》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诗中“包黍沈流”和“汨罗千丈雪”等意象,既是对屈原忠节的缅怀,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诗人通过对儿童缠红丝、龙舟竞渡等场景的描写,传达了对节日热闹气氛的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如“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对传统节日和文化的一种深情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开篇点明主题,回忆楚湘地区的端午习俗,缅怀屈原的忠节。
-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用“汨罗千丈雪”比喻屈原的清白,表达对屈原的敬仰。
-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描写端午节的习俗,儿童缠红丝,成为每年流传的佳话。
-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描绘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人们举旗击鼓,显得骄纵而劣质。
-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诗人自问,谁会想到词人的风流,怀念起家中摆放的菖蒲和桃柳。
-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品味音乐中的雅致乐趣,怎比得上往年的欢乐。
-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在青杏园林中,举杯饮酒,正是为了浇灭心中的凄凉。
-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南风应该能理解,吹散你衣袖上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汨罗千丈雪”比喻屈原的清白。
- 拟人:如“南薰应解”,将南风拟人化,赋予其理解人心的能力。
- 对仗:如“嚼徵含商”与“争似年时娱悦”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忠臣的敬仰。
意象分析:
- 包黍沈流:端午节习俗,象征对屈原的纪念。
- 汨罗千丈雪:比喻屈原的清白,象征忠臣的气节。
- 红丝缠臂:端午节习俗,象征平安和吉祥。
- 龙舟争渡: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象征热闹和竞争。
- 菖蒲桃柳:家中摆放的植物,象征节日的氛围。
- 南薰:指南风,象征温暖和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包黍沈流”指的是什么习俗? A. 端午节投粽子入水 B. 中秋节赏月 C. 春节放鞭炮 D. 元宵节猜灯谜 答案:A
-
“汨罗千丈雪”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屈原的清白 B. 端午节的热闹 C. 龙舟竞渡的激烈 D. 儿童的欢乐 答案:A
-
诗中“红丝缠臂”是哪个节日的习俗?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元宵节 答案:A
-
“嚼徵含商”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品味音乐 B. 品尝美食 C. 阅读书籍 D. 观赏风景 答案:A
-
诗中“南薰应解”中的“南薰”指的是什么? A. 南风 B. 南方的薰衣草 C. 南方的香气 D. 南方的温暖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杜甫
- 《端午即事》文天祥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与张榘的《念奴娇·楚湘旧俗》都表达了对端午节的情感,但杜甫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而张榘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